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近日,日本老人向人群投擲火焰瓶的惡性事件引起各方關注。據警方介紹,東京都杉並區一名68歲男性向參加“桑巴舞節”的人群投擲了6個裝滿汽油的火焰瓶,導致15人受傷。警方發現犯罪嫌疑人時,他正企圖上吊自殺,在被送醫後不治身亡。
無獨有偶,7月25日日本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一家殘疾人福利院發生了一起殺人案,並成為戰後死傷人數最多的殺人案件。一名年輕男子持刀潛入該福利院行凶,造成入住者19人死亡、26人受傷。
兩起惡性事件中,凶手的共同點是性格孤僻、處於無業狀態、遠離社會,他們都將行凶的對象瞄准平民甚至是弱勢群體,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一個月之內,連續發生的惡性事件引起了民眾的恐慌,人們開始質疑日本的治安神話是不是已經不複存在。
有分析認為,惡性事件頻發的背後反映了日本貧困加劇以及與民眾與社會的疏離感。貧苦與孤獨正是日本社會惡性事件背後的重要原因,讓身陷其中、精神幾近崩潰的人們選擇用極端方式宣洩憤怒,實施犯罪行為。
截至2015年,日本國內領取生活救濟金的人數超過217萬,刷新了戰後最高紀錄。其中,以65歲以上老年人為主要構成的家庭在低保家庭中占比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0.8%。
老齡化不斷加劇的日本社會,許多老人拿著微薄的養老金或根本沒有經濟來源,孤苦無依。投擲火焰瓶後自殺的犯罪嫌疑人正是這些老人中的一員,無業、喪偶,掙扎在貧困線上,對生活不抱希望。有分析認為,失去生存理由的老年人很容易實施破壞性犯罪。
高齡、少子、失業、不婚,日本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催生了一群背井離鄉、沒有工作、沒有配偶、沒有兒女的孤獨人群。他們活著,很難融入社會;他們死去,也鮮有人知曉。如今,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老年人的身上,也逐漸滲透到日本各個年齡層。相模原殺人案的嫌犯年僅26歲,他自認為長期遭受社會的不公平對待,曾在社交媒體上預告自己的殺人計劃。
有分析認為,孤獨人群更容易出現自殺或殺人的傾向,長期孤立缺少交流令他們對社會的不滿情緒難以排解,最終走上不歸路。近期的兩起惡性事件為日本社會敲響了警鐘。如何加強日益脆弱的社會聯繫,讓社會多一些關懷與溫情,成為日本社會面臨的重要問題。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