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45.5%的受訪青年表示平時會按照自己制定的消費計劃去控制消費,有29.7%的受訪青年則坦言不會,還有24.8%的受訪青年則據情況而定。
69.4%受訪青年認為年輕人應樹立“有計劃和理財意識”的消費觀
“如果每月都能將部分收入納入投資基數,這種保底、有規律的資金累積在心理上是一種積極暗示,也能穩定投資理財,增加選擇。”談到信用卡消費,在張葉看來,大部分人都是直接上月花下月,下月再還上月,“其實在資產的優化配置上並沒起到作用,我認為這還可能擴大人們的消費欲望,甚至產生依賴”。
青年群體所期望的消費模式是怎樣的?調查顯示,51.2%的受訪青年期望每月收入要有一定比例的剩餘,26.0%的受訪青年則表示消費不超過每月工資就行,14.6%的受訪青年傾向於提前消費,“次月還信用卡”,另有7.4%的受訪青年直言消費應隨意,“喜歡就消費”。
王敏認為,年輕人有朝氣、敢於接觸新鮮事物的姿態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有長遠的消費規劃,樹立責任心,“像一些消費水平遠遠超出收入水平的群體,除了宣揚的‘對自己好點’,還可能是出於心理脆弱,不夠自信”。
張葉則表示,年輕人初入職場,通常工資水平並不高,但生活還是要繼續,“除了一些人是沒有計劃地消費,另一部分人應該是迫於無奈”。在她看來,年輕人的“必要消費”清單應該有“以提升自己為目的”的支出,“培養一個興趣,練就一門技藝,偶爾去見見外面的景色,多讀好書,這些都是回報豐厚的投資”。
青年群體自身認為年輕人要建立什麼樣的消費觀?69.4%的受訪青年認為要有計劃和理財意識,50.2%的受訪青年認為要根據人生規劃理性消費,另有33.1%的受訪青年表示能享受的時候多享受。其他還有:多為興趣和人生閱歷消費(27.3%),不會花錢就不會掙錢(25.1%),要趁年輕時對自己好些(23.7%),消費水平代表身份地位(21.1%)。
受訪青年中,19~24歲的占16.4%,25~29歲的占44.9%,30~35歲的占38.6%。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