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和平利用太空 中國不是旁觀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5 09:36:29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 據媒體報道,中國政府近日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達成協議,同意今後向聯合國成員國提供使用力爭在2022年前後建成的中國載人空間站的機會。外界認為,中國將主要向未擁有太空技術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使用機會,可能意在通過開放本國的空間站當作全新國際合作舞台,以彰顯作為“太空大國”的存在感。實際上,這只是中國和平利用太空的一個公開宣示和重要舉措。

  中國在太空領域取得了全面而迅速的發展

  近幾十年來,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已經在航天發射、衛星應用、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諸多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進步。這些成就成為中國能夠參與、有效影響國際社會太空事務的基礎和前提。

  在航天發射方面,中國到目前為止已經建成酒泉、太原、西昌和文昌四大航天發射場。其中,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創建最早、規模最大,也是中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太原航天發射場主要用於氣象、資源和通信等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西昌航天發射場主要用於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應急發射任務;新建的文昌航天發射場主要用於發射大質量極軌衛星、深空探測航天器和大噸位載人空間站等。這些航天發射場各有優勢,形成了沿海和內陸相結合、高低緯度相結合,相互備份與互補的航天發射格局,有力保障了各類航天發射任務。同時,中國先後成功研製了10餘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了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的技術跨越。

  在衛星應用方面,中國正在建立以“風雲”“海洋”“資源”“遙感”“天繪”“高分”等為主體的系列對地觀測衛星,以“中星”“天鏈”等為主體的系列通信廣播衛星,以“北斗”為主體的導航定位衛星等構成的日趨完善的衛星應用體系。近年來,這一領域更是捷報頻傳。今年8月,中國發射的第22顆“北斗”衛星正式入網提供服務。8月10日,中國首顆分辨率達到1米的“高分三號”衛星發射成功,使我國邁入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時代。8月16日,中國又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入軌,從而領跑了量子太空競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