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指出,牌照落地將使樂視成為一個合理、合法、合規的互聯網電視廠商。顯然,樂視之前並未做到合理、合法、合規,其游走於“牌照、版權禁區”的行為一度飽受外界質疑。
2011年,廣電總局出台了《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指出包括OTT盒子和電視在內的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可以正常發售運營,但規定終端廠商必須與牌照方合作,以達到可管可控的目的。
2014年,廣電總局又發布“204號”文件,要求未經批准的終端產品不允許推向市場,並且視頻網站須下架TV端APP,民營視頻網站進軍智能電視逐漸成為政策監管的重點。
在政策壓力之下,樂視也隨即被整頓,並停售智能機頂盒。另外,據媒體報道,樂視當時是廣電總局點名批評的互聯網企業,7家集成服務牌照方被告知不能再與樂視網合作。
樂視相關負責人發給記者的材料也顯示,為配合整改,滿足廣電監管的要求,樂視超級電視在2014年長達一年多時間裡沒有發布任何新品,這對樂視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來自廣電總局的政策壓力曾讓樂視網的股票在2014年兩度停牌,不過其隨後發出的公告強調:“前述事項的發生,並不會對公司的樂視生態體系造成重大影響,也不會改變公司的商業模式。”
牌照背後的盈利考驗
直到現在,樂視的商業模式仍然沒有改變。在獲得國廣牌照之後,樂視更堅定了在大屏互聯網領域,依靠會員收費、硬件免費,甚至負利定價的商業發展模式。
另據樂視網日前公布的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樂視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0.63億元,同比增長125.59%;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67億元,同比增長54.63%。
樂視認為,收入之所以大幅上升,主要是由於終端銷售以及會員付費收入的上升。在上半年,樂視終端方面實現了51.32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1%;會員費銷售實現了27.09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52%。並且,截至2016年6月30日,樂視超級電視上市3年累計銷售量約700萬台。
靚麗財報的背後卻是營業虧損的質疑。據公開數據顯示,樂視在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上半年5個半年度終端分別銷售90萬台、60萬台、100萬台、350萬台以及250萬台,據媒體報道,樂視每台終端分別虧損575元、1390元、833元、631元以及589元。
對此,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毫不客氣地指出,牌照落地讓樂視運營更好地符合了法律法規,但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依靠其產品獲得更多盈利,而是靠營銷拉動銷量,獲取資本市場的青睞。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買內容送硬件的商業模式在業內一直都存在很大爭議,樂視這種在行業內的攪局,也使得整個家電產業在近幾年都不太好過,一種商業模式是否真正創新,是否真正讓人放心,關鍵要看其給公司帶來的利益有多大,只有做到盈利了,才能證明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來源: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