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6-09/08/c_1119532540.htm
中評社北京9月9日電/人可以有殘缺的身體,但不會有殘缺的生命;人可以有夢碎的瞬間,但不會停下追夢的腳步。9月7日晚,在“足球聖殿”馬拉卡納體育場,2016年里約殘奧會開幕式展現出“心無邊界”的無窮能量,一幕幕演出感動著世界。沒有人規定運動一定要用手用腳,只要敢於夢想、付諸行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運動家和人生的強者。
當里約夜幕降臨,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克雷文出現在開幕式現場大屏幕裡,這位前輪椅籃球運動員起床、洗漱、打包,行動敏捷,迫不及待。他從殘奧會起源地英國曼德維爾乘機飛往本屆賽事舉辦地里約熱內盧,一路經過巴西北部城市貝倫和東北部歷史名城薩爾瓦多和累西腓等,東道主的自然和人文之美盡顯無餘。
而克雷文本人穿過體育場過道,出人意料地現身開幕式現場觀眾席。在聚光燈下的他用力拉下繩子,從體育場屋頂降下15米長的數字“10”,開幕式倒計時就此開始。
在全場觀眾的齊聲倒數中,10到1的巨幅數字接連從體育場頂端落下,以順時針的順序繞場一周。大幕揭開那一刻,極限輪椅運動員阿倫•福瑟靈厄姆從體育場一側的17米陡坡上滑下,衝破象徵“0”的黃色圓圈飛向天空。誰說坐輪椅不能飛?福瑟靈厄姆並沒有把輪椅當做殘疾人的設備,他說:“如果有車輪,為何不盡情享受?”
車輪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作用不可或缺,這個簡單的東西讓人類擁有了令人驚嘆的發明。有了它,方便了嬰兒、孩子和老人出行,同時也讓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受益。
舞台中央,7歲男孩佩德里尼奧拿著手鼓獨自表演。之後,以他為圓心,出現了車輪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圓圈桑巴舞。在這一充滿巴西風情的“車輪”中,巴西音樂家手持樂器圍坐成一圈,一個接一個地演奏。
在投影配合下,整個舞台似乎都旋轉起來,觀眾可以看到巨大的齒輪和引擎的轉動。與此同時,紅白兩色的巨大車輪、輪椅和輪椅自行車來到舞台,上演了“車輪大遊行”。而當一曲終了,一切歸於原點,代表著桑巴未來的小男孩佩德里尼奧再次為世人奉上手鼓獨奏。
視頻中,殘奧會10金得主、巴西著名殘疾游泳運動員丹尼爾•迪亞斯在大海里盡情遨游;舞台上,巴西東北部狂歡節中代表性的大木偶手舉氣球入場,海鷗從它身後成排飛過。日出之後,伴隨一曲《那一個擁抱》,在舞台上的海灘,人們逐漸增多。在里約,海灘是一種生活方式,讓整個城市的生活慢了下來。這裡有體育、舞蹈和浴場,也有各種市場。
隨著音樂節奏轉變,海灘上賣飲料的商販變成鼓手,曬太陽的人用傘當道具。之前還雜亂無章的慵懶海灘瞬間上演“快閃”,海灘變成了大派對。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轉瞬間到了日落時分,海灘上的人們轉向同一方向,延續當地人的習俗——為日落鼓掌。
巴西鋼琴家若昂•卡洛斯•馬丁斯彈奏出巴西國歌,巴西國旗徐徐升起。
為了讓殘奧運動員觀看更多的開幕式表演,運動員入場環節在表演開始18分鐘之後就進行。
輪椅擊劍運動員榮靜高擎五星紅旗引領中國隊入場,本屆賽事中國代表團有307名運動員,是參賽人數最多的代表團,也是中國參加在境外舉行的殘奧會運動員人數最多、參賽項目最多、代表團規模最大的一次。
每個代表團前面有一個手舉拼圖的引導員,拼圖一面是國家名字,而另一面則是參賽運動員的照片。待東道主巴西代表團入場之後,拼圖的最後一塊完成。全部參賽運動員的照片,在舞台中央拼成一顆心。燈光熄滅,紅心閃亮,全場觀眾一起感受心跳的聲音。這時候,心生出了色彩斑斕的花草魚蟲,突破了邊界,創造出新生。
絢爛的焰火之後,馬拉卡納體育場的燈光全部熄滅。400名演員手持類似於白色燈管的盲杖入場,杖起燈亮,杖落燈滅,在全場“黑屏”的烘托下,白色和黑色兩個最簡潔的顔色仿佛讓世界停滯。
盲杖組成了巨大的眼鏡,提示觀眾閉上眼睛,體驗在形、聲、聞、味、觸這五種感覺中,失去視覺的感受。盲杖又變成了節奏鮮明的音樂均衡器,人們的聽覺發揮了作用。盲人舞蹈夫婦雷娜塔和奧斯卡翩翩起舞,兩人的舞姿在背後的屏幕上放大,讓觀眾體會到舞蹈中兩人的互相觸碰。
這一切都在讓人思考:當缺少了五感中的一感時,我們需要發展一種新技能去彌補、去超越。達•芬奇在1487年前後創作的世界著名素描維特魯威人出現在大屏幕,但這一完美比例的人體正被重新塑造,投影打造出的萬花筒讓人們看到無數個新的、並不完美的人體。
舞台變成了綠茵場,兩個樂隊在球場兩側比拼演奏,殘奧會的運動項目標識在屏幕上活靈活現,將人們帶入了比賽氛圍。
儘管身體殘缺,但運動依舊。視頻中,一名巴西爸爸為了幫助自己殘疾的孩子實現踢球的夢想,專門設計一款球鞋並推而廣之,這款球鞋可讓無法站立的孩子和家長的腳綁在一起。掙脫殘障的束縛,站在綠茵場上,孩子們的笑臉令人動容。這些孩子和家長一起來到馬拉卡納,手持殘奧會會旗入場。
在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上,巴西“國寶級”名模吉賽爾•邦辰演繹了依帕內瑪女孩,她在馬拉卡納體育場的走秀征服了全世界。而在殘奧會開幕式上,2014年索契冬季殘奧會單板滑雪銅牌得主、膝蓋以下被截肢的美國影星艾米•珀迪,成了殘奧會開幕式上的“邦辰”。
她與一只機器人手臂“鬥舞”,機器人不斷給她設計更難的舞步,但她都全部完成,並且依靠對手無法完成的動作獲得勝利。在與科技的比拼中,人類可以憑借情感、創造力、自發性甚至不精准取勝。
殘奧聖火在巴西5座城市及殘奧會發源地進行傳遞後,終於來到馬拉卡納體育場。共有四名殘疾人運動員傳遞火炬,第二名火炬手、曾參加1984年殘奧會的馬西婭在傳遞過程中跌倒,但她拾起火炬繼續前行,現場觀眾起立為其鼓掌。
最後一名火炬手、獲得6枚殘奧金牌的巴西游泳選手克洛多瓦爾多•席爾瓦來到主火炬下面,在大雨中,使用輪椅的他面對數級台階無法繼續前行。
這不禁讓人發問:為什麼這世上有如此多的台階?我們的空間建造能否讓每一個人感到便利?我們在設計城市時,為何在無障礙化方面如此低效?在一陣僵持過後,台階上出現了可供輪椅經過的坡道。席爾瓦用手驅動輪椅爬坡而上,成功點燃火炬。聖火盆背後是代表萬物能量之源的太陽雕塑,這一巨型雕塑不斷旋轉,代表生命的律動。
在全場的大合唱中,狂歡漸漸接近尾聲,而里約殘奧會大幕剛剛揭開。(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