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飛天背後的“中國精度”締造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0 11:03:41


  中評社北京9月20日電/“10、9、8……3、2、1,點火!”

  “雷達跟蹤正常!”

  “飛行正常、遙測正常、跟蹤正常、發現目標!”

  “火箭一二級分離!”

  “器箭分離!”

  幾乎每一次重大發射,人們都能在電視或廣播里聽到這樣的聲音,這一次天宮二號發射也不例外。當“天宮二號已進入預定軌道,太陽帆板展開,工況正常”的口令傳來,人們意識到,天宮二號的發射任務成功了。

  鮮為人知的是,口令準確下達,是以精確的測繪成果為前提的。正如那句古話所說的,差之毫厘,謬以千里,高精度的航天測繪,直接關係著航天器能否精准發射和準確入軌。

  在天宮二號發射之際,記者走近中國洛陽電子裝備試驗中心測繪導航隊,揭秘這個“中國精度”的締造者。這支組建30年的測繪導航隊,先後完成的測繪保障任務足達700多項,這其中還包括“神舟”系列飛船的所有發射任務。

  所謂“測繪”,在測繪導航隊總工程師馬國元看來,主要是指兩個方面,一是要精確地測定火箭中心點位置坐標,另一個是精准標定火箭瞄准方位。

  別小看這兩項工作,要知道,火箭主要是依靠慣性制導系統,進行全過程飛行方位和姿態控制的。馬國元以天宮二號為例解釋,在發射前,科研人員需要對長征二號F T火箭的慣性制導系統,進行初始的對准操作,也就是將發射狀態的三項初始角位置信息,提供給火箭上的控制系統,而這個初始瞄准方位,就是他們測繪隊“測”出來的,“這一數值的精度要求精確到0.5秒以上,若精度不夠或存在偏差,那將直接影響火箭的準確發射”。

  一些基準的數據,也是由這支隊伍提供的。馬國元說,他們還為航天測控設備提供精准的位置坐標,精確的零位標校大地基準數據,確保航天測控設備在航天發射前處於最佳工作狀態,以及時準確地捕獲、跟蹤、測量和控制衛星。

  在一些國家重點工程的測量保障任務中,他們同樣會大顯身手。比如,如今即將啟用的FAST(500米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望遠鏡)工程,部署在貴州喀斯特地貌山區。2012年,在施工前期的高程測量任務中,由於當地山體陡峭、植被茂密,國內多家測繪單位實地勘測後都認為無法測量。國家天文台就慕名請求這支測繪導航隊支援。

  測繪任務大都需要在野外、高空、夜間、低溫條件下作業,很多艱辛之處是外人難以想象的。2013年11月,測繪隊派出小分隊前往新疆某地執行大地測量任務。原本,“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隊員們憧憬的西部美景,但真正到達測量區域,他們才發現:那裡飛沙走石,荒無人煙,白天烈日灼人,夜間冷風刺骨。

  測繪導航隊隊長史線龍在隊里工作了整整11年。他告訴記者,因為這樣的工作性質,幹天文測量的人通常會得幾種職業病,每到冬天,雙手通常會長凍瘡,而一到冷的地方,關節炎就會犯。

  事實上,這支測繪導航隊經歷多次轉隸和任務調整,早已從最初的大地測量發展到今天的測繪導航,從保障導彈發射、衛星測控,拓展為保障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測繪任務,從單一大地測量手段到天文測量、工程測量、精密工業測量、衛星導航定位等多個專業方向。

  根據測繪導航隊的統計,近年來,該隊自主完成了“GPS精密單點定位技術在靶場測量中的應用”等4項創新課題,隊員們自主創新摘得科技進步獎30多項,先後有6人被評為測繪技術能手。

  今年,“長征七號”火箭發射任務中首次亮相的“遠望7號”測量船,配備了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測控設備,也對測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其中的船塢標校任務中,史線龍研製的“夜間輔助棱鏡”和“高精度對點器”,就“先聲奪人”,解決了夜間瞄准的難題。

  史線龍說,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神舟十一號”的到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