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長城被修得面目全非
小河口不是唯一一處
曾多次去過小河口長城的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董耀會對小河口長城事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雖然長城該如何修繕至今沒有統一標準,但把長城修得面目全非會覺得很心痛。
北青報:長城修繕需要什麼樣的條件?
董耀會:長城的修繕有一個很嚴格的流程。需要由地級文物局向市文物局申報,再由市裡向省裡申報,最後由省裡申報到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批准立項之後,還要由有資質的單位、專家到現場進行勘察設計修繕方案,這些都批准之後,由地方主持招投標,這樣才能用國家的撥款進行修繕。
北青報:修繕效果會不會與設計方案不符?
董耀會:這個不會發生。在整個修繕過程中,都會有監理人員跟隨施工,施工之後還要驗收。一般都是省裡進行驗收,重大工程由國家驗收。
北青報:小河口長城修繕成現在這個效果,是否與使用材料有關?
董耀會:從修繕的材料看,白灰是沒問題的,修長城不能用水泥,只是白灰不應該這麼抹。小河口長城修繕成這樣,會讓現代人無法感受到歷史,就像把現代人與歷史對話的通道切斷了一樣。雖然我個人覺得修得有問題,但長城到底該如何修?修到什麼程度才合適?至今都沒有統一的修繕標準。
北青報:其他長城是否也出現過這種問題?
董耀會:小河口長城不是唯一修繕成這樣的。我們中國長城學會現在也在做此類“被修壞”的長城的統計調查,每次看到因為修葺,使原本的明長城變得面目全非時會感到很心痛。
北青報:從長城保護的角度,你覺得應該怎麼修繕比較好?
董耀會:我覺得長城的修繕應該堅持三個原則。
第一,最大程度地保護長城本體的存量。長城的本體是明代人建的,現代人是可以通過這樣的長城與歷史對話的,我們不該去新建墻體。我們對長城的保護程度應該限於保證它本身不倒不塌。
第二,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長城所承載的歷史信息。我們可以通過長城能夠感受到歷史、文化,能有時空感,這樣現代人才能與長城對話。
第三,就算是對長城進行最小干預,也要以對待藝術品的態度進行搶險、加固。現在保護措施做得好的長城,基本離不開這三點。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