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李中元同樣認為,地方社科院擔負著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的重要使命。從管理體制來看,地方社科院經費來源、人才招聘、研究重點、學科設置等大都歸地方黨委、政府管理和調配;從科研環境來看,地方社科院處於當地獨特的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中,其信息來源大多與當地有關,在研究和把握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上具有獨特優勢。這就直接決定了地方社科院必須從地方的視角出發,立足地方、研究地方、服務地方,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好當地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壯大地方社科院的研究發展根基。在做好區域發展研究的同時,地方社科院還必須以“立足區域、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宏觀視角,參與到全國乃至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研究中,深刻理解國情,把握時代脈搏,樹立世界眼光,推出水平質量較高、能充分體現時代特征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不斷增強地方社會科學研究的吸引力,提升地方社會科學研究的影響力。
智庫建設要有明確的定位,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必須立足於自身實際,有所為、有所不為
中央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召開以後,各地建設新型智庫的熱情高漲,但對“建設成什麼樣的智庫”卻普遍缺乏清醒的認知。防止智庫建設中的浮躁情緒和大幹快上傾向,是當前“智庫熱”中需要冷靜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
廣西社會科學院院長李海榮認為,當前,國內智庫建設雖然數質齊增,但庫多智少、有庫無智、有成果無高度、有研究無深度與精度的問題依然嚴重,特別是具有國際視野、前瞻遠見的高質量成果與精深研究的高端智庫依然相當缺乏。
作為地方社科院,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是什麼,明確建設什麼樣的智庫。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福生把地方社科院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大院,編制在400人以上;第二類是300人上下、200以上的中等院;200人以下的就是小院。甘肅社科院就屬於小院。對於小院來說,搞大而全的智庫肯定不符合實際,所以要立足於小院的實際,有所為、有所不為。現在的問題是有所為相對容易,搞增量誰都高興;有所不為則非常不易,因為會觸動一部分人的奶酪。
山東社會科學院院長張述存認為,中國智庫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遠未達到決策者的需要和期望,與國際一流智庫,尤其是頂尖智庫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中辦、國辦《意見》明確提出,重點建設50至100個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專業化高端智庫。社科院系統智庫應當切實發揮特色優勢,加強指導引導,優化資源配置,充分挖掘發展潛力,打造專業化特色智庫。同時,積極推進與國內外高端智庫的合作,特別是加強各地社科院之間的合作,整合相關研究資源,開展協同攻關,將特色研究轉化成“拳頭產品”和知名品牌。但是,也要看到,與“國家隊”相比,地方社科院很難成為面向全國的、高端的綜合性智庫,因此,必須堅持“有守”、“有為”,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在打造專業化、特色化、品牌化地方智庫上下功夫。
智庫不能關起門來搞研究,要“能寫會幹”,還要“能說會道”,不斷提高研究成果的傳播力、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