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日電/近兩個月來,關注美國SiliconValley(矽穀)的人們,可能都聽說過Rothenberg Ventures(羅森·博格風投)的故事,甚至為它擔憂。
至少從8月中旬以來,這家公司除了律師外的其他員工都已處於無薪休假的狀態。媒體的形容是滑至崩潰邊緣。
這曾是家明星公司,2013年初成立時,創始人Mike Rothenberg(麥克·羅森博格)才28歲,已投資了包括SpaceX在內的8家初創企業。
羅森博格的如意算盤是,通過對初創期公司的小額風投,來獲得高額回報。他選擇了危機後風投市場剛回暖的時機,又敏銳地發現虛擬現實的市場前景,迅速成為關注焦點。
太過順利的開局,往往轉折來得就快。Rothenberg Ventures4輪共融資4700萬美元,鼎盛期有60餘名員工。據說,由於回報太慢,羅森博格又奢侈浪費,公司一下跌落雲端。
最新的進展是,Rothenberg Ventures改了個名字叫Frontier Tech VC。羅森博格寫了一封信向有限合夥投資者求援,稱將精力放在打理基金而不是回應媒體。他在尋求救命稻草。
羅森博格還能成功嗎?這仍是矽穀關注的話題,卻不是本文想著力探討的方向。羅森博格的故事,在矽穀極為常見,很多人也都是聽著這樣的故事開始了自己的財富想象。本文更關注的主角則SpaceX們,他們與羅森博格們有著怎樣的關聯。
在上周探討iPhone7的市場前景時,筆者曾有預謀地提到了“資本對創新的正向激勵”這個判斷,為的是給本文留下伏筆。蘋果是矽穀中的老大,2015年的利潤占矽穀150家上市公司整體利潤的40%。
風投對SpaceX們的激勵作用,自二戰後就屢屢得以證實。還以矽穀為例,2002年到2013年,每年的風投資金都超過100億美元,2014年激增到160億美元。
矽穀的吸金量,占了美國風投資金的四成。風投這種來自民間的資金投入方式,很好地刺激著科技創新的發展。像Rothenberg Ventures這樣的公司,在矽穀活躍著很多。他們的作用是激勵那些獨到的發明和創新被拿到矽穀碰運氣。
如果你以為是風投造就了美國領先全球的高科技成果,那就陷入了誤區。風投這樣的私人資本形式,只是美國高科技發展中的一環,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市場配置資源的科技創新方式占據主流,私人資本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改變,因為競爭者的衝擊。強勢的競爭者是德國和日本,他們的策略是政府主導。上世紀70到80年代,美國都在為應對挑戰尋求新方向。羅默、盧卡斯的內生增長理論,不失時機地送來了“枕頭”。
經濟增長與科技創新,有了更明確的判斷——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於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R&D(研究與開發)是技術進步的內生性來源。該判斷牛在,經濟能夠不依靠外力而實現增長,內生的技術進步是決定性因素。
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一旦確定,行為就相對簡單了。美國政府的選擇是,創建科技創新體系,以市場為基礎,以產業政策為依托,以直接的R&D資本投入和間接的稅收優惠為手段。R&D的資金主要來源於聯邦政府、企業、學術機構和非營利組織。
政府把錢給學術機構,把稅收政策給企業,而企業則把大量的資金用於成果轉化。這一制度創新模式如今已為世界所熟知,其核心仍是確保有足夠的資金對創新進行正向激勵。
說到這裡,理解下面這個判斷就相對容易些:矽穀從來不是政府創造出來的,但沒有政府,矽穀也無從實現。
這個判斷不是筆者說的,說這句話的人就包括《矽穀百年史》的作者Piero Scaruffi。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想表達的還有另外一個話題:矽穀做的不是發明,而是創新。
投資者是後來才到的。Rothenberg Ventures不可能自己先發明然後再開發市場。這並不影響資本與創新在這裡得到完美結合的事實。因為,即使它倒了,還有更多Rothenberg Ventures會站起來。
然而,富有危機意識的美國媒體,突然發現了一個來自外部的新競爭者。據說,這個競爭者的故事“越來越清晰”。
(來源:國際金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