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4日電/蔡英文日前宣布將在每週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希望讓決策效率與進度更快、更周延。“執政決策協調會議”成員包括蔡英文、陳建仁、“行政院長”林全、“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幹事長吳秉叡、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智庫執行長邱義仁及執政縣市代表。“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對此表示,這是“總統府”、“行政院”與民主進步黨重大決策討論常態化。
黃重諺另外指出,執政團隊原本的溝通協調機制,有行政立法間的行政立法協調會議,針對個別法案、政策及預算案討論;黨政及中央、地方政府協調會議,即民進黨中央常務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納入執政縣市首長、黨團幹部;“總統”與“行政院長”雙首腦定期會等。如今新設決策協調會議,應是要取代前述幾項機制,只是如此真能增加決策效率?或以增決策效率之名,遂行其他目的?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這當然不是民進黨執政首見的決策協調機制的調整,在陳水扁執政的時代,民進黨執政的黨政協調機制也經歷兩階段。第一階段是府、院、黨及“立院”黨團分頭並進的協商溝通階段,分別是“總統”與“行政院長”定期會面、“總統”與民進黨立席的定期會面,以及“總統”主持的“黨政協商會報”。由於此種決策模式明顯係“以政領黨”,引起黨內高級幹部不滿,不得已只好進行調整。
第二階段決策協調機制為常態性的“府院黨擴大決策會議”,成員包括:“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民進黨黨主席、府院及黨的三位秘書長、“立院”民進黨黨團負責人共九位,故亦稱為“九人小組決策模式”。“府院黨擴大決策會議”在運作四個多月後,時任民進黨秘書長的吳乃仁,突然就對外宣稱他將不再參加,使得“府院黨擴大決策會議”的問題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