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
日前,中航工業將房地產業務整體剝離,全部劃轉保利集團,同時與國機集團就八萬噸模鍛壓機項目展開合作。“如果說剝離地產業務是‘退’的話,與國機集團模鍛業務的合作就是‘進’。”中航工業集團總經理譚瑞鬆表示。
李錦認為,判斷兼並重組是否成功的標誌,是企業能否形成協同效應,發揮體系性優勢,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那麼,央企聯合重組後的運行效果究竟如何?
據了解,中國遠洋和中國海運重組後,對4家上市公司重新定位,完成了集裝箱運輸、碼頭運營、航運金融、油氣運輸四大業務整合,產業協同效應顯著增強。招商局和中國外運長航重組後,海外業務布局更加合理,產業鏈更加優化完善,有利於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國五礦和中國中冶重組後,兩家企業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冶金建設方面的優勢緊密結合,增強了資源控制和開發能力。中糧集團與中紡集團重組後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大大提高,具有一定的國際市場話語權。新成立的中國旅遊集團提出,重組後要堅定不移地朝著“中國第一、亞洲前茅、世界一流”旅遊集團的願景目標邁進。
數據顯示,央企專業化整合成效顯著,“1+1>2”的效應逐步顯現。鐵塔公司成立後,助力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據統計,2015年三家運營商共節省投資500億元,節省維護費用近40億元。油輪整合也效益顯著。中國外運長航與招商局集團合資成立了油輪船隊規模世界第一的VLCC公司,單船收益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成立當年即實現盈利,2016年上半年在國際航運市場低迷情況下,實現利潤11億元。五礦與中冶合併後進行了大規模部門職能調整,總部管理層人數壓縮超六成。
“去產能”是當下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鋼鐵行業首當其衝。依照之前設定的目標,寶鋼未來三年內壓減產能920萬噸;武鋼今年分別退出煉鋼、煉鐵產能442萬噸和319萬噸。專家分析,兩家企業合併後產能規模躍居全球鋼鐵業第二,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同時,企業可以通過調整自身生產節奏促進市場供需平衡,擠出無效劣質供給,更加有利於“去產能”目標的實現。
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表示,重組不是簡單的物理叠加,要想真正取得成功,關鍵在於深耕整合,催生“化學反應”。在他看來,央企成功實現重組,關鍵要“抓好五個聚焦”:“一要聚焦整合融合,增強合力;二要聚焦深化改革,積極推進內部體制機制改革;三要聚焦提質增效,增強動力;四要聚焦世界一流,增強實力,形成產業鏈凝聚力,增強產品供給力,提升國際化經營力;五要聚焦黨的建設,增強凝聚力”。
3.要使結構更合理,更要實現“1+1>2”的效果
【目標】
《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央企業戰略定位更加準確,功能作用有效發揮;總體結構更趨合理,國有資本配置效率顯著提高;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跨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