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德媒稱,老爺子鮑勃·迪倫(Bob Dylan)成為了今年諾貝爾獎的大冷門,現年75歲的他摘下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
不想做偶像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10月14日報道,“沒有好嗓子的最偉大歌手”,有人曾經這樣評價他。這用來解讀不尋常的鮑勃·迪倫並不合適,就像描述他是民謠搖滾歌手一樣不合適。迪倫是這樣一位藝術家,他總可以從俗套中脫穎而出,從那些外界附加給他的音樂流派定義中解放自我。
看起來,似乎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他1965年在新港民謠音樂節(Newport Folk Festival)上給了粉絲、樂迷們的第一劑猛藥。當時,音樂史正要將他定義為民謠、藍調和抗議運動的偶像,而他帶著電吉他和搖滾樂隊出場。他的支持者當時可不僅是目瞪口呆:他們將這場演唱會看作是一種對民謠的背叛,將迪倫趕下台。
在這起事件前,迪倫的事業發展比較單線條。他在1941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杜魯斯小鎮的一個猶太裔家庭。上世紀50年中期,他用開始本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在自己的高中樂隊中唱搖滾歌曲。1959年在明尼蘇達大學,他發現了自己對民謠的偏愛。一時間對他而言,伍迪·格思裡、皮特·西格這樣的左派民謠歌手變得比小理查德等搖滾大腕更重要。
民權藝術家
報道稱,命運驅使著迪倫來到紐約格林尼治村。在這裡,他引起了當時已經頗有名氣的瓊·貝茲(Joan Baez)的注意,並受邀參加貝茲的巡演。迪倫不僅得到了在更多觀眾面前表演其作品的機會,同時樹立起一個政治抗議者的形象。他狂野、憤怒的歌曲(例如“Masters Of War”、“A Hard Rain's A-Gonna Fall”)非常適合民權運動。
1963年,迪倫與貝茲一起出現在著名的“進軍華盛頓”大遊行的隊伍中。他在民權運動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延續至今。美國《新聞周刊》稱,迪倫對於流行樂的作用就相當於愛因斯坦對於物理的作用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