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日前,看中北京方莊附近一套80平方米二手房的楊力,無奈地在商業銀行貸款合同上簽了字。此前一周多時間里,他一直在為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忙碌。但在420多萬元房屋總價面前,僅120萬元的公積金貸款額度意味著楊力需要拿出300萬元首付。
楊力最終沒能凑到那麼多錢。“組合貸放款時間太長,業主基本都不同意,想要享受公積金貸款低利率的福利,就得出高首付,像我這種‘窮人’基本和公積金貸款無緣了。”
《工人日報》記者採訪發現,不少與楊力一樣的普通職工,按時足額繳納著公積金,但在買房時卻沒法用。類似的尷尬讓公積金屢受詬病,也讓很多職工對公積金愛不起來。近日,在全國多地經歷新一輪房價上漲後,有關公積金制度“是存是廢”的爭議再起。
公積金淪為“雞肋”
申請難、周期長、使用率低,是公積金被稱為“雞肋”的主要原因,也是不少人呼籲取消公積金的重要依據。
“北京國管公積金無論是批貸還是放款,都沒有時效。可能兩三個月,也可能更久,沒有人清楚公積金貸款究竟需要多久。”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從去年到今年4月,國管公積金貸款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儘管4月份公積金貸款領域出台了相應政策,但隨著房價大幅度上漲,公積金貸款額度相對縮水,公積金貸款的實際難度進一步加大。
“其實購房人都想用公積金,但房價總價四五百萬元,公積金貸款最多能貸120萬元,很多剛需拿不出高首付。而組合貸時間又長達兩個半月乃至更久,房價上行時誰等得起兩三個月?”據北京鏈家工作人員介紹,在實際交易中,使用公積金貸款的購房人比去年下降了兩成。
《北京住房公積金2015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北京地區全年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848.86億元,涉及住房101367套。而北京實際繳費職工超過650萬人,當年北京公積金的使用比例僅占繳存職工的1.5%左右。
據《全國住房公積金2015年年度報告》,2015年住房公積金實繳職工12393.31萬人,全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12.50萬筆,支取公積金人數僅占到繳存人數的2.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