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從16日在南京開展的“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糧食減損增效”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上獲悉,2016年前6個月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半年,中國變暖幅度明顯高於全球,氣候變化對糧食和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氣溫每上升1℃,糧食產量將減少10%,我國每年因氣象災害導致的糧食減產超過500億公斤。
16日是第36個世界糧食日,所在周是我國第26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當日,國家糧食局、農業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氣象局、全國婦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江蘇省政府在南京開展2016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2016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氣候在變化,糧食和農業也在變化”,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的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糧食減損增效”。
該活動發布的權威數據顯示,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五次評估報告,1880年以來的130多年裡,全球地表平均氣溫上升了0.85℃。近半個多世紀,全球極端氣象頻繁發生,到2015年全球嚴重乾旱地區面積比例升至14%,2016年前6個月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半年。冰雪量顯著減少,強降水頻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最近100年上升了19厘米。
中國變暖幅度明顯高於全球,1951年至2012年間,我國地表平均氣溫升高1.38℃,平均每10年升高0.23℃,幾乎是同期全球的兩倍。區域性高溫、乾旱、暴雨洪澇事件增多,登陸台風偏多偏強,冰川退縮加速,中東部霾日數明顯增多。
氣溫不斷升高,災害日漸頻繁,對糧食和農業的影響越來越大。氣溫每上升1℃,糧食產量將減少10%。極端氣候導致全球小麥平均每10年減產1.9%,玉米減產1.2%。我國是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每年因氣象災害導致的糧食減產超過500億公斤,其中旱災損失最大,約占總損失量的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