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30日電/在靠近俄羅斯的東歐地區,北約正在進行冷戰後最大規模的兵力集結。在日前舉行的北約國防部長會議上,多個成員國允諾出兵,從明年1月開始駐軍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
新華社報道,消息一出,有關北約可能與俄羅斯擦槍走火乃至爆發衝突的猜測再次傳開。但綜合分析可知,北約決定陳兵東線,更多在於威懾俄羅斯,而非進攻。北約更想與俄羅斯展開一場兵不血刃的“持久戰”,而非兩敗俱傷的“遭遇戰”。
北約針對俄羅斯的戰略調整其實一直在進行。早在今年7月的華沙峰會上,北約領導人就決定加大在中東歐的軍事存在,包括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部署4個營的多國部隊。其中,英國、加拿大、德國和美國將分別向4個軍營派出1000名官兵。這次北約防長會議的重點就是具體落實增兵計劃。
在前沿陣線增兵4000人只是北約調整軍事部署的一步棋,背後是更大規模的指揮和作戰系統的改革與調整,其根本目的在於提升北約在歐洲東線的軍事反應能力。按照北約的作戰規劃,一旦東線有事,北約可以迅速作出有力反應,快速部署軍力,協調指揮作戰,後勤補給及時跟進。
分析人士指出,從戰略上看,增兵東歐也是北約在冷戰後的一次重大調整。2013年爆發的烏克蘭危機是北約戰略調整的轉折點。這一危機使得剛從阿富汗戰爭抽身的北約重回傳統的“集體防禦”。北約方面擔心,一旦俄羅斯複制在烏克蘭危機中的做法,北約東部國家將無險可守,處於最前沿的波羅的海三國更是首當其衝。近期,為提高和檢驗實際作戰能力,北約在波蘭、波羅的海地區進行了多場針對性很強的軍事演習,原因也在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