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的是,與張女士有一樣想法的消費者不在少數。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公布的上半年香港保險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保險行業上半年總保費收入2075億港元,同比增長12.2%。其中,內地客戶貢獻新單保費收入301億港元,已經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16億港元),占個人業務新單保費(815億港元)的比例也達到了37%。2015年底,這一比例還僅為24%,而2011年同期的占比為8.2%。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香港保險本身產品設計與內地產品不同外,不少香港保險保單是以美元結算,因此,還有一部分購買香港保險的消費者是為了豐富資產配置,同時起到避稅避債的作用。
一位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就此對記者解釋道,例如,有負債較高的私營企業主,如果購買了大筆保險保單,即使某一天企業清盤,仍不影響其保險保障,而且,保險賠付還不用承擔債務。
此外,按照規定,內地居民每人每年的換匯上限為5萬美元,但在境外刷銀聯卡消費並沒有在這一限制內。因此,購買香港保險也成為一些人繞過外匯管制來實現資金合法出境的重要渠道。
□分析
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保險專家認為,儘管香港保單有價格、保障範圍等方面優勢,但風險也不容忽視。因此,如果消費者有保險需求,首先要選擇專業的保險人士、到正規的保險公司遵照投保流程親自簽署保險合約,避免非法保單。其次要提防匯率的變動,因港元與美元掛鈎,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港幣的貶值風險就較大。內地投保人赴港購買的長期儲蓄型保單,且保單以港幣、美元標價的話,要承擔匯率變化的風險。
慧澤網副總經理蔣力此前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現在一些內地居民到香港買保險有點過於盲目了,雖然香港保險在理賠環節比較痛快,但是這麼大量的內地保單,等到了集中理賠期的時候難免會發生糾紛,到時候香港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對於內地居民並不合適,監管部門及時預警,也是擔心以後出現理賠糾紛。”
據悉,人壽保險產品定價與生命表有關,香港保險採用的是香港居民生命表,由於選取的是全球優質地區人群進行精算,癌症等疾病發生率普遍較低,因此平攤到保險產品的價格低。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一些內地保險公司後期服務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優勢,此外,隨著內地居民人口普查的完成,新一版的生命表也正在修訂中,未來內地保險產品價格仍有下降空間。
(來源:京華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