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魅力令中外觀眾傾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1 11:39:05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起源於秦漢時期的“懸絲傀儡”演繹《趙氏孤兒》之仁義悲壯,“漢唐古樂”南音吟唱《鳳求凰》之婉約凄美——木偶戲、南音、閩劇亮相第18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展現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藝術魅力。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與東亞、東南亞、印度洋,以及非洲各國進行貿易和友好往來的重要航路。福建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沿線國家不同民族文化交匯融合,對人類文明進步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上絲綢之路”的藝術魅力令中外觀眾傾心。在舞劇《絲海夢尋》中,“泉州港千帆競發,中外商貿、文化交流繁茂”的盛況,喚醒了人們對於福建的歷史印象。

  具有千年歷史的南音《鳳求凰》日前在上海虹橋藝術中心上演。有別於傳統南音正襟危坐的表演形式,舞台上出現了三組演員。主角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各自吟唱,還有兩位舞蹈演員化身“鳳”和“凰”,用舞姿映射男女主角的內心世界。十餘位群眾演員則以合唱、科步等手段交代故事情節,營造舞台氣氛。

  創新的編排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習慣;古樸優雅的唱腔、婉轉清麗的曲調、絲絲入扣的表演,帶領觀眾穿梭時空感受中國經典愛情的凄美。

  “南音驚艶了我!”美國觀眾勞拉·莫里斯觀演後感嘆。

  “音樂沒有國界,我們在全世界都有知音。”《鳳求凰》總策劃王珊說,繼承傳統並合理改編,享有“音樂活化石”之譽的南音如今在國際舞台上尋覓到更多知音。

  早在18世紀就被法國文豪伏爾泰搬上歐洲戲劇舞台的《趙氏孤兒》,被藝術家“加工”成提線木偶劇。提線木偶是福建傳統藝術一絕,以提、撥、勾、挑、扭等巧妙的操線功夫,呈現精美絕倫的木偶造型,蜚聲中外。

  泉州市木偶劇團名譽團長、藝術總監王景賢說,小小木偶,貫穿了絲路文化的古今變遷。王景賢帶領泉州木偶劇團,訪問過6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逾200場。這一版《趙氏孤兒》最受他推崇,劇中木偶被賦予人性,展現中國歷史上忠臣義士前赴後繼、追求公平正義的悲壯主題。

  “海上絲綢之路”燦爛文明,折射於福建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據普查,福建現存23個活態劇種,有14種17項被列入國家級戲劇、曲藝非遺項目,南音和木偶分別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保護名錄。

  “一帶一路”是本屆上海國際藝術節重要的主題。“福建文化周”落幕後,“匈牙利文化周”將於11月6日開幕。

  “東西方文明曾在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交融激蕩。福建遇上匈牙利,如同海陸兩條‘絲綢之路’在上海舞台交匯。無論是福建豐沛的非遺資源展示,還是即將奏響的《巴托克之夜》音樂會,都是‘一帶一路’沿線文化魅力的激蕩。”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總裁王雋說。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