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70歲老人5年製作木板年畫《清明上河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5 15:18:16


張保德在展示木板年畫《清明上河圖》雕版。(來源:新華網)
張保德在展示自己製作的木板年畫《清明上河圖》。(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連張保德本人也沒有想到,用了5年時間,他既然將《清明上河圖》製作出了10米長卷的木板年畫。近幾天來,他的木板年畫已經成為街頭巷尾的熱點話題。

  “在木板上塗上一層墨水,拉過一張宣紙鋪在上面,拿起磚頭大小的刷子在宣紙上來回刷上幾下,一張年畫的坯子就出來了。”

  在河南開封朱仙鎮一條幹涸的運糧河旁,一排門面房坐落整齊,其中一個文具用品店裡,年近70歲的張保德正在演示著朱仙鎮木板年畫的製作過程。

  張家祖輩幾代一直在從事木版年畫刻版,從小就熱愛木板年畫的張保德,將半輩子的精力全部放在了製作和研究木板年畫中。他不僅對傳統的木板年畫有研究,並在傳統的木板年畫上進行大膽創新,對年畫的刻法和內容進行調整和融合。

  六年前,張保德在電視上看到上海世博會全景展示的動態《清明上河圖》,被它深深吸引住了。

  《清明上河圖》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存世精品。作品不僅生動記錄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還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它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我特別喜歡。”張保德說。

  “就想對傳統木板年畫進行一次創新,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吧。”說起製作木板年畫《清明上河圖》的初衷,張保德說。在經過認真的思考後,他便產生了把國寶名畫《清明上河圖》搬到年畫上的想法。於是張保德就動手選材,開始打造自己的夢想。

  五年的時間裡,張保德埋頭苦幹,精心雕刻,從沒間斷過。在雕版製作的上,張保德注意保留畫作的原貌,並在人物形象和風俗民情上加入了朱仙鎮木板年畫的特色。

  “光刻刀就刻壞了好幾把。”張保德說,他對每一塊雕版的選材都經過認真推敲,精心打磨,生怕其中一個程序失誤導致整件作品前功盡棄。

  從2011年開始鑽研,歷經5年努力,張保德終於刻出超長《清明上河圖》木版年畫。此雕版由4塊梨木板組成,寬0.4米,總長8.1米,正反兩面雕刻,版面被密密麻麻雕刻上了人物、街道、運河、貨船等。雕版中的人物、景物惟妙惟肖,立體感強,層次分明,雕工精致。

  為了全方位展示木板年畫整體面貌,張保德又在畫卷的開頭和結尾專門雕刻了兩個版,用來介紹清明上河圖和朱仙鎮木板年畫,使得整個畫作趨於完整。在進行首印後,他又將雕版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將雕版上的印刷字體進行了不同風格的變換,使得畫作呈現多層次、多樣化。

  張保德已年近古稀,他的孫子因為不熱愛木板年畫而從商,成為了他在繼承和創新路上艱難行走的一塊心病。

  “現在的年畫刻版仍採用原來的花樣模式,缺乏創新,不少人只注重年畫的商業性,卻忘了年畫是開封的傳承文化,忽略了年畫本身的特色。”他呼籲對年畫刻版進行改革創新,讓年畫文化傳承下去。

  目前,張保德已通過區文化部門申報《清明上河圖》最長年畫刻版吉尼斯世界紀錄。下一步,他想把《清明上河圖》木板年畫進行著色。“有顔色才叫年畫,才能夠體現朱仙鎮的特色。”

  曾經有位山東青島的商人欲出資30萬元買張保德的《清明上河圖》雕版,他都婉言謝絕了。“朱仙鎮木板年畫無價,我們傳統木板年畫需要得到世界的認可,只要我還能刻動,就不會讓這門傳統技藝在自己的手上消失。”張保德說。

  (來源:中國青年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