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三部委聯動 創新機制方式共同應對農業風險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6 14:18:13


  中評社北京11月6日電/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保險市場的作用,有效管理農業市場風險,助推現代農業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5日,在由農業部、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監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風險管理與農業發展論壇”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風險管理展開了討論。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認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只是結構調整問題,重點在於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降低農業的經營成本,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增強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農業風險呈加大趨勢,亟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風險管理機制。”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指出,特別是在市場風險防範方面,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以確保農民持續增收、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屈冬玉提出,各級農業部門要切實轉變觀念,主動學習市場化風險操作,主動利用價格保險、農產品期貨等現代管理工具。同時,還要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範圍,大力探索“以銷定產+價格保險”模式。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介紹,2015年,農業保險承保農作物14.5億畝,占全國播種面積的59%,三大主糧作物平均承保覆蓋率超過70%,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農業保險提供風險保障1.96萬億元,約占農業生產總值的32.3%,農業保險賠款支出260.1億元,約占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的9.6%,是國家農業災害救助資金的7倍。

  今年以來,證監會聯合農業部、保監會指導期貨交易所、保險機構、期貨機構以及涉農企業,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大連商品交易所以玉米和大豆為試點品種,支持開展12個試點項目。鄭州商品交易所也首次啟動了“保險+期貨”試點,並選擇棉花和白糖作為試點品種,確定了10個試點項目。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證監會將堅持市場化、國際化、法制化方向,提升資本市場服務“三農”的能力,更好地服務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來源:新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