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部份G20成員國充當了貿易保護主義的急先鋒。歐委會在今年6月發布的《2016年貿易與投資壁壘報告》指出,近期環球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一些屬於G20成員的發達國家尤其嚴重。據統計,從2008年到今年5月份,G20成員共採取了1583項貿易限制措施,到目前為止只取消了約四分之一,仍有1196項在執行當中。WTO、經合組織和聯合國貿發會議今年6月共同發布的《G20貿易投資措施報告》也顯示,從去年10月到今年5月中旬,G20成員平均每月新採取的貿易限制措施多達21項,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推出速度最快的。G20成員占全球經濟總量的85%和全球貿易總量的80%,在國際經濟和貿易中具有絶對優勢,帶頭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影響非同小可。
在G20成員中,一向倡導自由貿易的美國,卻是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國家,自2008年以來對其他國家或地區採取了600多項貿易保護措施,占G20成員貿易限制措施的四成左右。僅去年就採取了90項,位列全球之首;平均每四天就推出一項,出台密度一時無兩;今年以來也推出多項貿易保護措施,名義上對外國企業實行不公平貿易調查,實際上是貿易保護主義行為,企圖限制外國貨進口。其所採取的手段,除了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外,還包括產品安全、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知識產權保護、勞工標準等隱性方式,令人應接不暇。
三是中國是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受害者。WTO和歐委會最近發表的報告,均提到貿易保護主義有不斷加碼之勢,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貿易救濟措施直接針對中國。國家商務部也表示,中國一直是貿易救濟調查的主要目標國,自1995年WTO成立以來,共有48個成員國對中國發起各類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共1149起,占全球同類案件總數的32%,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十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涉案損失每年高達數百億美元。這一說法正好印證了WTO和歐委會報告作出的結論,說明中國入世後主要依靠不斷擴大開放、加強國際合作和提升國際競爭力,一步步發展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而不是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擴大世界市場份額的。
針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立案數量最多的恰恰是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和次大發展中國家印度。數據顯示,美國在世貿組織針對中國共發起了13次貿易執法行動,比如今年6月下旬,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就先後發布公告,認定從中國進口的耐腐蝕板和冷軋板對美國國內產業構成實質性損害,並據此對中國有關產品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今年7月中旬,美國商務部也對原產於中國的不銹綱板帶材作出補貼調查,認定中國企業反補貼稅率為57.3-193.9%。印度今年以來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五起貿易救濟調查,已成為對中國鋼鐵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最多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