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10日電/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日前在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談時,開門見山就指出,兩岸關係曾歷經波折,邁向和平發展,歸功於1992年達成共識,並以“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的智慧,來維持雙方互信的政治基礎。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點評”專欄文章指出,洪秀柱把海峽兩岸、國共兩黨對於兩岸互信的政治基礎,同者何在~一個中國原則、異者何在~一個中國涵義,講得非常清楚,把1992年兩岸共識的內容,結合雙方求同存異的精神,做了完整表達。既堅持了兩岸、兩黨互信基礎的一中原則,也回應了黨內長期主張的一中各表。
一中各表之說,確實不為大陸所接受。如果洪按馬英九之意,向習提出一中各表,國共就要重新討論九二共識,問題將回到1992年的一個中國議題,而這根本不是洪秀柱此行的目的,更不用說九二共識已經走過24個年頭,先有四項協議,近八年更簽了23項協議,成效卓著,豈有必要走回頭路,把已處理好了的打掉重來?重來台灣更是只會更糟不會更好,因為兩岸的落差愈來愈巨大。
台灣方面、國民黨內以一中各表來認知九二共識,已成定形。洪秀柱主導制訂之黨的新政綱,也肯定了一中各表的價值,黨內實在沒有必要就此爭論。至於逼洪在習近平面講出大陸所不能接受的文字,由此所引起的後果,絕對會衝擊國共互信,國民黨勢必嚴重減損在兩岸關係上相對於民進黨的戰略強項。實際上,兩黨歷來在對話中,都避免講出讓對方受到刺激的言論,而非哪一方在示弱。
查閱九二年會談的史料即知,當年兩岸都主張國家統一、一中原則,台灣另主張各表一中涵義,大陸則建議事務性商談無涉一中涵義,如此形成了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進一步說,台灣主張的是既表一中原則、也表一中涵義,大陸主張的是只表一中原則、不表一中涵義。
可見一中各表固為台灣的立場,但卻沒有涵蓋大陸的一中內涵不表,所以未獲大陸認同。如今,洪秀柱提出“求一中原則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其中涵蓋了黨內外許多人士認為不可放棄的各表,同時又精準描述了當年兩岸擱置一中涵義之爭,是相當穩妥的處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