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鼓吹印度引進F16生產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0 17:20:10


 
  與此同時,成功的合作生產將為培養一批新的本土企業和勞動力市場播下種子。確實,最初印度需要獲得外部的技術、資金和人力資本來完成生產。但是,外部投資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本地的接受者(很可能是塔塔公司)將從隨後的能力建設中獲益。結果可能是一個龐大的承包商和分包商網絡,還有研究中心和這些企業可能創造的副產品。這可能促使一些移民海外的高技術人才回到祖國或者在祖國投資。

  當代航空領域一個最好的技術轉讓成為經濟發展跳板的例子出現在中國。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航空企業與西方企業成立了小規模的合資企業,後來在價值鏈上一路攀升。到21世紀初,所有頂級的引擎和機身製造企業,包括通用電氣公司、勞斯萊斯公司、波音公司和惠普公司都在中國成立了合資企業。隨著中國的國防開支在21世紀初激增,其武器進口下降了,這一點絕非偶然。同一時期內,印度的進口增加。中國製造業獲得的專業知識極大地提高了其第4代飛機殲轟-7和FC-1的生產,而後者(巴基斯坦命名為JF-17)更是已經成為巴基斯坦空軍的主力戰機。

  不信任外國技術供應者而更中意從國外進口,這並非拒絕加強能力建設的合資企業的理性理由。即使日本(迄今為止實現航空工程領域自主發展的最成功典範)也通過與美國合作生產了20多種武器系統而發展了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

  通過F-16協議,印度可以彌補失去的時間。它不需要像中國在航空和造船領域那樣將西方的民用技術改為軍用,也無需學習日本循序漸進的方式。印度事實上可以一夕之間打造出全球頂級軍事製造企業,並至少在接下來的20年內確立自己作為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的地位。

  換句話說,這不是一筆飛機買賣,這是一次大規模的工業變革,是印度的一次重大戰略勝利。

  (來源: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