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 隨著“雙11”的到來,不少人將其視為一年節省開支的好時期,但同時犯罪分子也盯上了這群自稱“剁手黨”的網購人群,發明了多種騙術。根據鄭州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調查發現,針對網絡購物群體,犯罪分子最主要使用的手段是冒充電商平台客服,以購物者的訂單出現問題或者商品質量有問題為由,實施詐騙。
11月10日,鄭州市公安局解放路分局發布了一起網購詐騙案例,河南某高校一女大學生網購時遭遇詐騙,銀行卡上20萬元被劃走。
這起網購詐騙案例發生在2016年5月,河南某高校女大學生張婷(化名)在聚美優品上購買了一個廚房多功能器。第二天下午,她接到一個顯示為廣東號碼的電話,對方自稱是聚美優品客服人員,直呼張婷的名字,並向她核實了網購時所在商鋪的信息,稱由於系統原因,張婷購買的物品訂單失效,需要給張婷辦理退款。對方通過短信發送給張婷一個網址鏈接,要求她通過這個網址,在打開的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及銀行卡賬號、密碼。
因為這名“客服”能夠準確說出自己的購物詳細情況,張婷信以為真,按照對方的要求登錄網站填寫了個人信息。
由於購物時使用的是家人的銀行卡,張婷按照“客服”要求操作後,家人的手機上立即收到4條由銀行發來的驗證碼。“客服”稱退款操作需要,又要走了驗證碼。不一會兒,張婷發現家人手機上收到銀行短信提醒,這張銀行卡剛剛被分4次轉走總計20萬元人民幣。
意識到被騙後,張婷向鄭州市公安局解放路分局報警。儘管民警迅速聯繫鄭州市反詐騙中心,對詐騙分子的作案銀行賬號進行緊急止付,但由於張婷報警時距詐騙分子轉賬已過去將近4個小時,詐騙分子早已將贓款轉移,張婷卡內的20萬元人民幣沒能被成功追回。
鄭州市公安局解放路分局反詐騙民警朱泰隆介紹說,詐騙分子行騙所用的信息,一般是從網絡黑客或者部分喪失職業道德的商家、快遞員手裡購買最新的網絡購物訂單信息,內容十分詳細,包括購物時間、店鋪、商品名稱、客戶姓名、電話、收貨地址等。
“騙子發來的網址實為釣魚網站,是犯罪分子仿照網購平台網頁提前製作的‘假網站’,在這個網頁上輸入信息,騙子便可以從網頁後台上獲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密碼,實施轉賬。而受害人此時收到的驗證碼,是銀行為核實是否為本人轉賬操作而發來的。一旦受害人將驗證碼發給犯罪嫌疑人,錢就會立刻被轉走。”朱泰隆說。
“客服和商家不會通過第三方渠道聯繫消費者,任何索取驗證碼的行為都是不法行為。被騙後,一定要第一時間報案。目前,如果受害人第一時間將詐騙分子的銀行賬號提供給民警,鄭州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可以對詐騙分子的銀行賬號進行迅速凍結,阻止其轉移贓款。”朱泰隆提醒網絡購物消費者。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