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5日電/快速增長的全球民航業又獲得一針強心劑。11月14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以下簡稱“國際航協”)預測,2035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將達到72億人次,是2016年航空客運量(38億人次)的近兩倍。
在國際航協發布的航空客運預期報告中顯示,亞太地區是推動航空需求增長的最大動力。未來20年,超半數的新增旅客將來自該地區。2029年前後,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2026年,印度將取代英國,成為第三大航空市場,而印度尼西亞將取代意大利進入排名前十位市場。與此同時,發展中市場將成為驅動增長的主力。在過去10年間,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客運總量中的占比已從24%飈升至近40%,而這一趨勢仍將延續。
不過,國際航協也強調,上述預測也存在一定變數,那就是如果貿易自由發展迅速,航空市場需求將是2015年水平的3倍。相反,如果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的勢頭愈演愈烈,需求增長也將隨之降溫,導致客運需求年均增長率降至2.5%,而2035年的客運量預計只能達到58億人次。
國際航協理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德·朱尼亞克更發出警示:“刺激貿易增長是應對當前經濟困境的惟一持久性解決方案。然而,我們卻看到,政府竪起了貿易壁壘,而不是敞開方便之門。如果這一趨勢長期不變,增長將放緩。對於航空業而言,保護主義可導致年均增長率從3.7%減緩至2.5%的水平。這不僅意味著工作機會將減少,還會導致航空業在2035年的客運量僅為58億人次,而不會是預期的72億人次。對經濟造成的影響也將是廣泛而沉重的。”
(來源: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