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世界衛生組織18日在日內瓦總部宣布,寨卡病毒及其引發的神經系統病變仍是顯著持續的公共衛生挑戰,但已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將以長期應對機制來對抗這種病毒。
世衛組織當日在召開第五次關於寨卡疫情的緊急委員會會議後宣布了這一消息。世衛組織秘書處在會議上通報了寨卡病毒地域傳播、病毒與小頭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的關係、性傳播寨卡病毒等最新情況,巴西、泰國和美國3個國家的代表介紹了各自國家的病毒傳播狀況和防控措施。
委員會表示,科學研究證實了寨卡病毒和小頭症間的關聯,但關於病毒本身及其引發的其他後果仍需要進一步科學研究來證實。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部門負責人彼得·薩拉馬說:“我們並不是降低應對寨卡疫情的重要性,實際上是將其放置在長期的項目規劃中。”
他指出,寨卡病毒持續傳播,所有埃及伊蚊流行的國家都面臨病毒本地傳播的風險,然而就兒童及成人神經系統並發症的管理、家庭規劃與女性生育、長期與系統研發議程等關於寨卡病毒的長期議題需要數年才能解決,並需要可持續的資金予以支持。
世衛組織最新寨卡疫情報告顯示,自2015年起,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已報告出現寨卡病毒傳播,其中28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與寨卡病毒相關的小頭症及其他神經系統病變。
今年2月,世衛組織宣布巴西密集出現的新生兒小頭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些疾病的出現與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關係。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