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 俄媒稱,印度總理莫迪11月10-12日對日本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在此訪的若干重要成果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發展印度高鐵的合作協議。
俄羅斯東方新觀察網站11月30日發表文章稱,針對這份協議以及近年來的其他事實,彭博新聞社引述了美國東方學家傑弗里·金斯頓關於日中“高鐵之戰”升溫的觀點。這場“戰爭”幾乎具有全球性質,只是這次體現在印度境內。參戰者採取的手段包括向宣布高鐵建設國際招標的國家領導人施加政治影響。
文章稱,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世界高鐵建設界的領頭羊,在去年夏天印尼宣布的類似招標中已充分運用這一手段。一年前,中日爭奪爪哇島雅加達至萬隆高鐵建設項目的發展頗具戲劇性。這條鐵路長140公里,造價超過50億美元。不過,“戲劇性”一詞用來形容印尼政府的處境更為恰當,因為後者不得不在兩個亞洲大國中選擇勝出者。
文章稱,中國在雅加達眼中具有相互矛盾的身份:既是印尼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同時又被視為對其國家安全的“威脅”。日本也在印尼主要貿易夥伴之列,但更多被看作是潛在的軍事政治盟友。
因此,在2015年10月宣布中國贏得競標後,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火速派特使趕往東京,安撫心情糟糕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安倍本以為,印尼高鐵已是日本的囊中之物。他感到失望是因為,原本默認的是,高鐵首段工程的訂單獲得者將自動取得延長鐵路線、使其貫通整個爪哇島的建設權。
但今年11月初傳出消息說,日本“可以重返”雅加達至泗水長750公里的整個高鐵建設項目。
印尼政府選擇在這個時機對項目進行重大修改(對中日來說都是如此)未必是偶然的。顯然,到今年秋天前,無論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如何(當時還不明朗),雅加達對該國能否繼續保持原先對國際事務,包括東南亞事務的參與度都深感懷疑。
文章稱,在這種情況下,與中國對立的日本在地區的戰略分量未來勢必提高。這無疑促使印尼對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做出“必要”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