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外儲再縮水創1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3萬億美元關口近在眼前。
香港商報報道,央行昨日公布11月外匯儲備數據。中國11月外儲下降691億美元,降幅為2.2%,連續第五個月縮水,再創今年1月以來最大單月降幅,整體規模降至2011年3月以來最低水平。數據顯示,中國11月外匯儲備30516億美元,略低於預期30607億美元。
另外,數據顯示,中國11月黃金儲備為5924萬盎司(約1842.57噸),與前值持平。中國10月黃金儲備697.85億美元,前值753.48億美元。
央行外匯市場操作是下滑主因
外管局分析表示,從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外匯儲備投資資產的價格波動;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它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反之亦然。
從11月份的情況看,央行向市場提供外匯資金以調節外匯供需平衡、美國大選後非美元貨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呈現貶值、債券價格也出現回調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導致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下降。
此前分析師普遍表示,資本外流和估值效應相疊加,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料面臨雙重下行壓力。彭博經濟學家預測,中國11月外匯儲備餘額或在匯率貶值和估值因素影響下加速損耗,跌向3萬億美元大關。此外,除了干預消耗、資本外流不減,賬面上的美債損失還可能成了11月外儲另一個“窟窿”。
3萬億美元外儲底線難守
對於明年的外儲變化,瑞銀(UBS)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認為:“中國外儲明年料將繼續縮水,中國政府在明年的資本管控也將更加嚴格。”胡一帆表示,至今年年底,預計中國外儲規模降至3萬億美元水平,明年年底則跌至2.7萬億至2.8萬億美元上下。
“人民幣將在明年上半年進入7時代,並會徘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料全年下跌3%至5%,”瑞銀稱。此外,瑞銀還表示:“中國當局可能在明年實行更加嚴格的資本管控,包括在直接投資、PE投資、自貿區投資等多方面做出限制。”
摩根大通亦認為中國或難守3萬億美元外儲底線。
中國外匯儲備仍居首位
央行副行長易綱則指出,儘管近期中國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但仍高居全球首位,是十分充足的。中國外匯儲備規模接近全球的30%,分別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從全球來看,外匯儲備的適度規模並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的外匯儲備是非常充裕的,覆蓋全部外債和6個月進口後還有充足的餘量,況且近年來還有每年大約5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和120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通過金融媒介供應全社會的用匯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