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組的一些共同看法是:第一,應充分建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目前在大陸是個流行詞彙,習主席近來提到“四個自信”問題。大家一致認為,中華文化悠久的歷史傳統以及它所強調的價值內涵、世界觀等,值得每一位中華兒女引以為榮。我們固然不該固步自封,要注意中華文化與現代相適應的問題,但要對中華文化有充分自信,相信它有引領我們繼續創造新局面的豐富內涵。
第二,要對中華文化本質有更深刻理解。關於如何理解中華文化本質,比如說以經典作為代表是否適合,是否要注意精英與通俗之間的問題。
第三,必須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兩岸文化交流不只是為了政治考慮,也有文化本身的原因。近來台灣所發生的,有人用“小文革”來描述,也的確對台灣的文化發展具有破壞性。這也需要用更多的兩岸交流來平衡,改善台灣文化發展的偏頗現象。
第四,發揮中華文化“王道精神”,建構新的普世價值,為世界作出應有貢獻。應仔細思考中華文化價值體系,甚至包括我們傳統的世界觀、天下觀,是否有可能經過一種創造性轉化後,可以提供整個世界重建價值體系。
四、關於反對“文化台獨”問題
郭震遠認為反“文化台獨”
是兩岸文化交流新任務
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郭震遠表示,蔡英文執政以來,對兩岸文化交流的“兩國化”有所動作,在兩岸文化交流中刻意強化“兩國性”。可以預料,很快將有更多類似事件發生。
郭震遠認為,反對“文化台獨”將成為未來時期兩岸文化交流的重點。蔡當局大搞“文化台獨”與大陸反“文化台獨”的對抗,必然在兩岸文化交流中有充分表現,而且實際上兩岸文化交流就是這一對抗的主要載體。
未來時期兩岸文化交流要有反“文化台獨”創新。處置兩岸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台獨”與反“文化台獨”對抗,是全新任務。只有在兩岸文化交流中,對反“文化台獨”進行創新,才能有效應對挑戰,贏得勝利,推進兩岸文化交流持續健康發展。大陸必須把握未來兩岸統獨對抗全域,根據反“文化台獨”的實際需要,對兩岸文化交流做出新的務實安排。同時,繼續重視發揮自發性、民間性在交流中的作用,爭取既有效破除蔡當局對兩岸文化交流的阻撓,又得以發揮反“文化台獨”的重要作用。
夏立平提出兩岸必須努力建立
“命運共同體”
同濟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夏立平提出,現在兩岸的共同利益越來越多,必須努力建立“命運共同體”,而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是中華文化。推行“去中國化”、“文化台獨”,只會讓台灣內部形成很多問題。因為中華文化是台灣社會凝結劑,是其繼續向前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另外,兩岸關係必須要走向統一,而統一基礎就是中華文化。台灣方面丟棄中華文化,兩岸統一基礎就會被破壞。夏立平認為,在蔡英文上台之後,台灣在文化“去中國化”方面進一步向前走,是一個危險趨勢。“中華文化是兩岸間最關鍵紐帶。在這方面,兩岸都應該提升,相互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
台灣方面應清楚,中華文化其實是其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最重要的有利因素,而非負面因素。
王群洋認為“去中國化”只是去政治圖騰
高雄中山大學政治所副教授王群洋在分組討論中表示,對於民進黨“文化台獨”大家都有所憂慮,但擔憂似乎有點太深。從“台獨”推動到今天,實質內涵民進黨也給不出定義。有人認為台灣多元化的目的是“去中國化”,但事實上並不能達到這個目的。民進黨開始也沒有一個很明確定義,有點空,為什麼台灣年輕人感覺沉悶,實際上是空的結果造成台灣年輕人沒有方向。“我覺得多元化已經變成台灣的絕對價值,但是多元到最後,怕是變為一種分裂,而這種分裂到最後任何政黨都無法處理。”她認為,想要“去中國化”、“去漢化”都是做不到的,“去中國化”只是去政治圖騰,真正的文化是去不掉的。
王群洋表示,兩岸互動,特別是年輕人互動,制度化很重要,比如相關機構、政府要協助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實習,或是讓大陸學生到台灣學習,有一些雙向互動,這樣才能扎根,才能持久。
李寶俊提出“文化台獨”
只是一種特殊政治語言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寶俊提出,現在我們所說的文化不單指書院裡的“文化”,不單指象牙塔的東西,現在的文化涉及範圍很廣泛。現在說台灣推行“去中國化”、“文化台獨”,其實都是一種特殊政治語言。他建議,在兩岸互信不足的情況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的時機還不太成熟,但兩岸可從低敏感度的文化領域入手,加強現代政治文化的探討,使雙方產生共鳴。相比政治、經濟等話題,“文化”這一話題造成的分歧不會那麼多,兩岸共識也會增多,因此,應多從文化方面入手,加強兩岸溝通與交流。
針對兩岸文化認同差異,他建議兩岸多交流,多舉辦“中華文化論壇”這樣的活動,兩岸學者在論壇上分享自己經歷,容易促進相互瞭解,引起雙方共鳴。
五、台灣青年與兩岸文化認同
台灣青年與兩岸文化認同是這次論壇的一個重要議題,眾多學者就這一議題展開討論。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維一表示,每一個階段文化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過去大陸到台灣的文化團體一次次引起轟動,那時兩岸文化交流特別濃郁,但發展到今天卻出現很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包括交流變成了交際等,實際上在兩岸交流新環境下,我們應作出新的改變。
“兩岸青年往來很重要,台灣青年同質的東西越來越少,今天我們接待的很多台灣學生,都缺少了一種情懷,這就是‚去中國化‛教育帶來的負面作用。”他認為,兩岸沒有文化往來萬萬不行,但寄希望於文化決定所有問題也難以做到。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剛說,年輕人決定兩岸關係未來,台灣年輕一代對大陸不瞭解,他們離開台灣首選的地方可能是日本、新加坡,很多人甚至沒有離開過台灣。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岸的發展將遭遇大的瓶頸。陳剛表示,兩岸交流是需要創造出來的,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創造兩岸民間交流的大平台。台灣年輕一代比較迷茫,通過“兩岸大學生創客營”他們找到了方向,通過這樣的交流,台灣年輕人找到對大陸的親近感。
台灣東海大學教授潘兆民坦言,台灣的政治文化裡,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在創造一種文化,就是選票極大化。時下,民進黨事實上是在“去中華民國化”,這樣才能創造選票極大化,民進黨要在年輕人理念上塑造一種正統的主體性,他們要去的是國民黨的“中華民國化”。
彰化師範大學助教李毓峰認為,台灣青年世代的認同議題幾乎在“太陽花學運”後迅速成為兩岸共同關注的熱點,兩岸學界與實務部門對此也展開系列研究與調研。青年時期的政治環境、教育內涵與社會事件會導致同一“出生世代”的人們共同經歷相近的政治社會化過程,進而使該群體的信念與行為模式固化。
現階段台灣青年學生群體可歸入所謂政黨輪替或網路傳播世代,相對而言具有較強的台灣認同。特別是大學生群體由於具有青年理想主義與行動主義等特質,已成為台灣社會運動的主體力量之一。在偏“獨”政治合力推動下的島內本土化逐漸成勢,本土生活、兩岸政治經濟關係變動以及兼具中華文化的混合社會化(教育)塑造了台灣青年世代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台灣”的歷史集體記憶,而青年學生的民族主義也扎根於這些集體記憶。
調查資料顯示,青年學生群體對“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依舊保持較高認可度,多數青年學生並未在民族與文化意義上排斥中國認同,其中對“中華文化”的接受稍高於“中華民族”。另外資料表明,學生群體在是否擴大兩岸交流、未來是否去大陸工作創業、兩岸協商是否延用“九二共識”等議題上立場差異明顯,整體上傾向中國認同與雙重認同群體更持積極性立場,維持現狀群體次之。由於台灣本土文化本來沿著中國傳統文化軸線發展起來,只要中華文化具有更強的創新、包容、吸納能力,則台灣難以支撐或發展出不同於中華文化的新文化。
台灣青年學者踴躍建言獻策
北大台研院台籍博士生王裕慶建議,文化的根本是給百姓在生活中尋找到共同價值。我們要更多朝向實踐,讓大家認為中華文化是處於我們生活中的。中華文化發展也應走向一般百姓。同時在中華文化向外傳播中,我們也可用簡單話語向西方推薦中華文化,我們要尋找共同價值,從而給外國人一些啟發。
東吳大學助教呂玟認為,音樂是生活思想感情與現實生活的表現。 她指出,20世紀流行音樂充滿西洋風,21世紀開始吹起一股中國風,中國風的內涵不應單指使用形而下的五音樂制或中國樂器,更在於形而上的中華文化精神傳遞。中國崛起,中華民族能否成為世界經濟與文化的帶領者,需在固有的中華文化中尋找精髓,而“禮樂之邦”是中華民族不變的精神。
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台籍博士生張立齊指出,我們在談中華文化時,常把經典作為文化符號,把文化範圍局限了。中華民族不只是漢民族,而是一個多元民族,我們要考慮把一些民族的傳統文化吸收到中華文化中。另外,中華文化有上乘和下乘之別。過去我們談的更多的是精英分子擁護的部分。但實際上,台灣和大陸農民在慶典方式上不存在太多差別,包括宗族、社會、宗親理法。因此,中華文化本質就是相容並包,一直是不斷變動和吸收,不斷適應環境。
六、兩岸青年體驗式交流
台北大學教授鄭又平對兩岸青年體驗式交流做了深入分析。
他認為,青年是建構兩岸和平的重要支柱,更是主導未來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力量。在現今及未來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積極重視甚至重新建構兩岸青年共同的成長經驗、歷史記憶、文化參與、社會關懷甚而至政治層面新的認同尤顯重要。若能全面、持續、深入、細緻地進行兩岸青年政經、文化、體育等交流,便能有效降低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誤解。
當前已有交流可分三個路徑:文化性交流:結合傳統文化、青少年次文化等主題來聯繫兩岸青年的情感與價值;公益性交流:透過共同實踐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兩岸青年相互信任,並達情感實踐;發展性交流:基於台灣青年未來職涯發展需要,以“實習、就業、創業”為主軸。
鄭又平認為,台灣正面臨“青貧化”,所以若能讓台灣青年前往大陸從實習開始進一步就業甚至共同創業,不僅可以實際深化兩岸青年交流,讓台灣青年充分、有效享受大陸的經濟發展紅利,更因兩岸經貿合作而致情感連結,所謂“心靈契合”、互利共榮!只要我們努力為他們搭建平台,青年學生交友互動、心靈激蕩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7年1月號,總第22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