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回顧2016中國文化產業結構性調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3 15:49:57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重點培育的文化產業發展增長態勢有些不如人意。以電影產業為例,2016年電影市場出現了斷崖式下滑。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特約專家、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教授認為,儘管賬面增速不如人意,但中國的文化產業整體卻在朝著與新常態新理念設定的新方位進行著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經濟網”。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重點培育的文化產業發展增長態勢有些不如人意。從今年前三季度整體數據來看,2016年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的營收總體增長7%,與去年11%的增加值增幅有差距,距離15%的“超常態”增幅期待值相差更遠。與整體文化產業發展態勢相對應,作為典型文化產業的電影業,本年度國內票房市場規模大致穩定在了450億人民幣左右,同比增幅只有2.1%,和去年的48.45%相比,今年的電影市場斷崖式下滑。

  面上數據的不理想是否就表明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動能不足?是否就意味著中國文化產業曾經的超高增速是一場煙火?

  但如果我們分析一下就可以發現,儘管賬面增速不如人意,但中國的文化產業整體卻在朝著與新常態新理念設定的新方位進行著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文化產業的增速在過去的若干年中都大大地高於宏觀經濟的增速,但總的趨勢也是“新常態”,既由超高速擋位向高速擋位調整。文化產業的這種增速變化,一方面和國內外的宏觀經濟形勢有關,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產業自身的結構性調整有關。從2016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拖累整體增速的是附加值較低的文化產業部門,而具有創新內涵並適應消費升級的文化產業行業呈現出高速發展勢頭。文化用品的生產占總收入比重38.3%,增長6.30%;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涉及到製造業相關的領域,它的增幅只有1.3%;增幅較大的是現代文化產業,文化信息傳輸服務同比增幅30.8%,文化休閑娛樂服務20.1%,文化藝術服務17.7%。因此,我們要看到,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確實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但也要充分認識到,文化產業在進行著適應新常態發展格局的結構性深調,勢頭不錯,總體向好。

  根據“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文化及相關產業本身就被作為優化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結構的重要戰略性產業而獲得優先和重點發展政策支持。文化產業在國家“十三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中明確為支柱性產業,此外,2016年初《政府工作報告》在“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篇章中首次提出了“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在“十三五”規劃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一起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年底正式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儘管各個地區發展水平不一致,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紛紛提出將文化產業打造成為區域支柱性產業,將文化產業作為區域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通過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研究發現,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提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或202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或超過5%。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