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看到,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還遠遠跟不上群眾文化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多樣化變化。2017年要擴大文化消費,還得從文化產業供給側發力,關注文化消費新趨勢,聚焦主流人群的消費喜好,引領時尚消費潮流和現代生活方式,提升文化消費對城市經濟的貢獻度。專家指出,一方面要豐富文化產品的品種,不再局限於傳統的讀書、看報、看演出,而將文化的產品和服務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擴大文化的覆蓋面,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提高文化產品的品質,不斷推出觸及心靈、引發共鳴的“爆款產品”,提高文化產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文化產業惠及群眾日常生活,為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趨勢三: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融合
【探索】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文博界可謂“眼界和思路都打開了”。《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發布,相關試點單位積極開發文創產品。
2017年“有序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又寫入文化部重點工作,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表示,將加強傳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和創造性轉化,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中國從來不缺歷史、不缺故事,缺的是創造和加工能力,缺的是那些會講故事的創意人才,讓高揚的“文化自信”能有創意表達和實力支撐。不僅文化產品需要有內容,能有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撥動人心的情感,放眼城鄉建設更需要文化的滋養。
專家預測,2017年的城鎮化建設中,尤其在特色村鎮推進中,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的邊界將更加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與其說是文化事業的投入,實際上也在為文化產業積累資本;與其說是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實際上也有社會效益,為當地文化事業作貢獻。值得一提的是,PPP運營模式在2016年完成啟蒙後,2017年將進入實施階段,民間投資可以順利進入公共文化領域,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使用效率,為文化小康積聚更多的產業力量。
過去的一年,國有文化企業迎來一個上市的“小高潮”,中國電影、廣西廣電網絡、新華網等8家在資本市場“鳴鑼”。2017年這些有資金武裝的國有文化企業必將大舉“開疆拓土”,進行全面戰略布局,既提高國有文化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做強文化產業的“國家隊”,同時也將履行國有文化企業的社會責任,在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華文化、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素養方面更有作為。
趨勢四:文化產業內部融合促進提質增效
【實踐】
VR、直播、網劇、彈幕等新業態在2016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衝擊文化消費市場,成為年輕人的消費新時尚。這些文化新業態,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變革的力量,使文化產業從產品呈現到運營生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順應“互聯網+”的新形勢,傳統文化企業正不斷增強自己的“內功”,提高競爭力,實現升級發展。2017年,對互聯網的運用會讓文化產業如虎添翼,帶來新的驚喜和感動:電視業,通過研究消費者觀看行為的變化,運用聯網聯機,實現電視大屏和手機小屏的完美聯動,找到保持“開機率”的新理由。而演出和電影,將搭上互聯網眾籌的快車,營銷新產品,積累粉絲,開發衍生產品,做長產業鏈。傳統出版業在完成數字化設備改造後,將著力改造運營模式,嫁接互聯網的運營理念,盤活資產,實現增值。
2017年文化企業要“練好內功”,推動文化產業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用好金融資本的力量,為產業發展補充血液。文化金融在實踐中“磨合”和“妥協”,學會站在彼此的角度“換位思考”:文化企業不斷學習,逐漸講好“資本故事”,而金融機構則加強創新,為不同時期的文化企業量身定制金融產品。現在文化金融的問題,不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會不會用”和“怎樣用”的問題。2017年的文化金融將呈現“馬太效應”,那些不會運用金融工具的文化企業,難以駕馭資金本,而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文化企業將越來越好。
文化企業最核心的任務還是要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否則就是無源之水。2017年文化企業要有工匠精神,在文化領域精耕細作,做精、做深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提質增效,這是文化企業成長的立身之本,也是文化企業的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所在,更是成就百年基業、弘揚中華文化的必由之路。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