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化實施低氮改造、揮發性有機物洩露檢測修復等治理工程。北京與天津、河北聯合發布實施建築類塗料與膠粘劑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限制標準,全面推廣水性漆替代油性漆。
9鐵腕執法,強化督察問責
市、區兩級有關執法部門保持密集執法和常態化夜查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並綜合運用上限處罰、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司法等措施嚴厲處罰,擴大執法成效。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對環境領域違法犯罪活動給予嚴厲打擊,形成威懾。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提出的整改要求,進一步理順行業主管和屬地監管責任。參考中央環保督察模式,對16個區開展市級環保督察,強化環保責任,著力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執行力問題。
10深化區域大氣污染協作機制
在環保部的統籌調度下,加強與周邊省區市的協調聯動,做好空氣重污染應急。統一會商、統一預警、統一應急、聯動執法,切實發揮“削峰降速”的作用。
“昨天共有16名市民代表、媒體代表和企業代表參加了座談會,大家爭相舉手發言,表達自己的對治理霧霾的建議見解。市發改委、市環保局等14個委辦局負責人也認真參會聽取了市民的建議和意見。”
杜少中:應將環保科普常態化
在市民代表發言環節,曾經的政府官員、如今的環保達人、網名“巴鬆狼王”的微博大V杜少中較早發問蔡奇,不過在拋出自己的問題之前,杜少中還賣了一個關子。
“昨天我兒子‘約談’了我半個小時。”“約談”了什麼呢?原來杜少中的兒子想讓具備環保知識並且有相當微博影響力的父親發聲,回應最近流傳頗廣但並不科學的帖子。因此杜少中向蔡奇提了個建議,應該有專門的渠道及時回應市民關心的環保話題,“這要作為一個常設項目,政府部門要不斷發聲,並且讓更多的公眾參與其中。再碰到令人疑惑的問題,公眾就不那麼緊張,也會更具備識別能力。”杜少中認為,科普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能形成霧霾天一來謠言四起,天一藍又沒事了。要把科普作為日常的工作,幫助公眾增強對網絡謠言的識別能力”。
作為環保達人,杜少中常通過很多活動宣傳環保理念。他說,幾天後,他將受邀參加河北一媒體關於京津冀協同治霾的節目,話鋒一轉,他直接提問蔡奇:“想問問蔡市長,如果讓你以北京市民的身份對河北人民說幾句話,你會說什麼?”“同呼吸,共命運!”蔡奇立即回答。杜少中笑稱:“這個太短了。”蔡奇再度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應對和防治污染,河北人民做出巨大努力,應對污染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這也是對北京市最好的支持。今後希望京津冀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更加協同,能夠有更好的效果。京津冀協同治霾,河北人民做出了重大貢獻,感謝河北人民。”
程立耕:設立“窗口”回答熱點問題
在談到霧霾時,市民代表程立耕笑稱自己相對樂觀,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空氣質量比較著急。“為什麼大家都著急?這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事不知道、不認識,沒答案才著急。人是對不掌握、不認識的東西才害怕,當你掌握了、控制了、了解了它的時候就不會害怕了。”程立耕認為,霧霾讓大家焦慮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市民連續看到重污染天氣,覺得“暗無天日”,但大家又不知道哪天才能好,從而產生了不安與焦慮。
如何解決這種公眾的焦慮?程立耕建議,可以設立一個專門的節目來回應市民關切的事情。“我反對專門針對霧霾設立一個節目,但是針對社會熱點的節目應該常設,這個節目既可以回答市民關注的社會熱點,也可以告訴市民未來有什麼熱點,我們需要這樣一個窗口”。同時他認為,應該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受眾進行精確定位,什麼年齡層次更適應哪種傳播方式,實現傳播的精確定位。此外,在發生重大社會熱點時,應該有委辦局“一把手”發聲,“公眾需要聽到政府部門或者專家們出來講話,避免人雲亦雲”。
孟令悅:
政府應轉變“說話”方式
作為知名博主,孟令悅有眾多粉絲。他說:“去年9月、10月,北京的空氣特別好,每天網友都在曬天氣、曬朝陽、曬夕陽,每一條微博在當天都能擠進熱門微博行列。那時候老百姓對天氣非常認可,也看到了政府的努力。但是無論政府做多大努力,到了年底,又是春節之前,出現兩次長時間大範圍的霧霾,導致市民失去耐心,產生抱怨。”孟令悅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是需要時間和過程,讓所有公眾都了解,都和政府一起參與到治理污染的過程中去。
孟令悅建議,政府部門應該更加透明地回應公眾疑問,建立共識。“需要讓大家都了解我們在治理霧霾,而去年的空氣質量也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同時,政府和公眾應該互相包容,“政府應該包容市民的想法,也應該鼓勵市民包容政府”。另外孟令悅建議,政府在“說話”方式上應該轉變。“有些話政府說出來公眾不大容易理解,所以應該轉變說話方式。現在有很多新的傳播方式,比如直播、圖片和短視頻,政府部門可以通過這些新穎的渠道將話語傳遞給公眾,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北京晨報記者 吳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