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些注射劑不乏制假窩點生產的假藥,或是未被國家允許進口的海淘貨。記者調查發現,一些美容院從無藥品、醫療器械經營資質的個人手中,低價購進注射美容產品,拆掉或換個包裝後,搖身變成“高級藥品”。由於注射微整形等項目收費高、操作難度低,甚至有的沒有醫療從業資格的美容師、美甲師,以及廣告推銷人員都可以培訓幾天後上崗,加之百姓對生活美容和醫療美容界定不清,不少美容院為了利潤鋌而走險。
“工商部門查不了非法行醫。而對於醫療監督部門,生活美容機構屬於監管的灰色地帶,想要徹查消滅很難。”遼寧省衛生計生監督局醫療監督科主任朱悅坦言,美容院、SPA會所數量眾多、開業頻繁,且不在衛生部門登記註冊,加之基層衛生監督工作人員配比不足,即使檢查也大多首選醫療機構,除非衛生監督部門在檢查廣告、公共場所采光等方面發現非法行醫問題,否則生活美容機構往往被忽略。目前查處的美容院仍大多要靠群眾舉報、投訴。
除了“監管難”,還有“處罰輕”。目前有些法規只有違反條款沒有處罰條款,執法時沒有處罰依據,只能下意見書責令改正。部分現行法律法規相對滯後,甚至90年代初制定的法律現在仍在實施。“例如1994年9月1日開始實行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還在沿用,規定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才被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起不到有效震懾作用。”朱悅說。
朝陽產業發展遇阻,如何遏制非法行醫黑手?
近年來,中國美容整形業發展迅速。據了解,2012年以來中國整形美容消費量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秘書長趙振民表示,整形美容已成為房地產、汽車銷售、旅遊之後的第四大服務行業。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美容業已成為朝陽產業,然而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中國整形業興起的近十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毀容毀形的投訴近兩萬起。
如何讓美容整形業持續健康發展?專家指出,行業內的規範自律是首要的,行業協會要更好地監督提攜教育。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民營分會第一副會長、整形專家田永成曾表示,民營醫療美容分會的建立將加強行業的監督力度,對規範和發展我國民營醫療美容事業起到推動作用。
此外,經營者有義務和責任去規範美容市場,從質量、德行、誠信、品牌四方面著手,通過積極正確的市場營銷策略,督導市場健康的發展,營造良好有序的市場發展氛圍。
遼寧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思寧表示,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其跟得上時代發展,一旦發現非法行醫的生活美容機構,要嚴厲處罰。“涉事美容院往往通過網絡、微信等方式散播廣告,除了要對‘地面終端’的美容院嚴格篩查,還要加強相關非法網絡廣告的監管。”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