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很久以來,有個事兒一直壓在中國製造業的頭上:如果不是李克強總理說出來,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3000多家制筆企業、20餘萬從業人口、年產圓珠筆400多億支……中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制筆大國,但一連串值得驕傲的數字背後,卻是核心技術和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劣質假冒產品泛濫的尷尬局面,大量的圓珠筆筆頭的“球珠”還需要進口。
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為何卻無法實現一個小小零件的完全自主研發和生產?“圓珠筆之問”,更是“中國製造業之問”!
在2015年11月央視播出的《對話》節目裡,貝發集團董事長表示,困境依舊。
但是,現在事情有了新變化!太鋼完成了筆尖鋼制定標準的工作!“聞新則喜、聞新則動、以新制勝”。小小“筆尖”拷問,給中國製造帶來巨大啟示。一支司空見慣的中國筆,書寫出的是創新驅動的中國力量。
尷尬: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
在寧波貝發筆業生產線上,每年有30億支圓珠筆下線,這個數字放大到全國是380億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圓珠筆生產國,光鮮數字的背後,卻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的尷尬局面。
寧波貝發集團品質部經理徐君道說:“筆尖鋼我們一般說的就是筆頭部分。我進入制筆行業以來,筆頭不銹鋼材料都是從日本進來的,不僅是國內,國外的制筆材料不銹鋼材料也是日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