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處理兩岸關係問題,是歷史賦予大陸執政者的重要使命。 |
中評社╱題:習近平對台工作主導思想研究 作者:喬新生(武漢),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理事、教授
•依靠海峽兩岸委託的海協會和海基會進行事務性會談,無法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問題。
•由於民進黨執政當局堅持分裂中國的立場,因此,台灣地區領導人不是一個合格的談判對象,解決台灣問題必須另闢蹊徑。
•把大陸作為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導,不僅廓清了許多錯誤的觀念,而且更重要的是,為未來海峽兩岸關係發展指明了方向。
•堅持大陸主導原則,不是拋棄海峽兩岸平等交流的政治基礎,恰恰相反,是要在堅持“兩岸一家親”原則的基礎上,排除各種干擾,獨立自主地解決台灣問題。
•大陸方面堅持兩岸一家親的基本原則,但是,在處理兩岸關係問題上,大陸方面將會發揮主導作用。這是歷史賦予大陸執政者的重要使命,也是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海峽兩岸關係將會因為台灣地區領導人不承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而發生破裂,甚至有學者大膽預測,大陸將不得不依照《反分裂國家法》的規定,採用非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海峽兩岸關係為什麼會發展到這步田地,未來海峽兩岸是否會兵戎相見,和平統一的願望能否實現?所有這一切,都值得學術界認真研究。
事務性會談無法解決兩岸的政治問題
筆者認為,分析海峽兩岸交往的歷史,研究大陸對台方針政策的變化,有助於深刻理解習近平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上的重要論述。眾所周知,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台灣問題癥結就在於海峽兩岸互不承認,大陸不承認台灣的代表權,而台灣不承認大陸的代表權。
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海峽兩岸都認同一個中國,但是,台灣方面認為“中華民國”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而大陸則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體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聯合國大會關於驅逐“中華民國”代表的決議,標誌著在國際社會關於中國代表權的問題得到解決。但是,海峽兩岸互不承認的歷史仍然在延續。正因為如此,要想打開海峽兩岸交往的大門,必須找到變通性的解決方案。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海峽兩岸秘密代表香港會談,口頭達成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所謂“九二共識”,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方面,暫時擱置爭議,通過深化交流,逐步加深認識,並最終實現和平統一。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海峽兩岸通過成立海協會和海基會舉行事務性會談。但是,風雲突變,由於“兩國論”的提出,海峽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大陸和台灣迅速處於冰凍狀態。直到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海峽兩岸才重新開啟協商談判的大門。但是,海峽兩岸交往的主導問題由此產生。既然海峽兩岸互不承認,那麼,海峽兩岸執政當局負責人就無法直接會談。
然而,依靠海峽兩岸委託的海協會和海基會進行事務性會談,根本無法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問題。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黨際交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就國共歷史問題達成某些共識,但是,台灣已經實現政黨輪流執政,因此,中國國民黨並不能代表全體台灣人民。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勇敢地打開海峽兩岸政治合作的大門。
習近平高瞻遠矚,不僅要求海峽兩岸事務性部門領導人直接會談,而且勇敢地實現了海峽兩岸領導人的直接見面。習近平與馬英九的新加坡會談,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它標誌著大陸方面決心通過海峽兩岸領導人直接會談,促進海峽兩岸早日統一。
重新認識台灣的民意基礎
不過,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那樣,台灣地區實現了政權更迭,台灣民進黨重新上台執政。台灣地區領導人在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始終含糊其辭,不願意承認海峽兩岸均屬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寄希望於海峽兩岸執政者直接談判解決海峽兩岸懸而未決的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換句話說,由於民進黨執政當局堅持分裂中國的立場,因此,台灣地區領導人不是一個合格的談判對象,解決台灣問題必須另闢蹊徑。
大陸處理海峽兩岸關係問題時,始終強調平等原則,只要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什麼都可以談。大陸方面在接待台灣同胞方面,可以說是無微不至。但是,台灣島內的政治形勢之所以發生實質性的變化,絕大多數台灣居民贊成“維持現狀”的原則,根本原因就在於,台灣居民在台灣民進黨及台獨勢力的蠱惑下,認為大陸和台灣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台灣新聞媒體上充斥著有關大陸經濟落後的新聞,而台灣政治領袖則不遺餘力地宣傳台灣民主政治經驗,認為大陸和台灣之間存在天壤之別。正因為如此,台灣居民為了維護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願意擱置爭議,維持現狀。
然而,台灣人民的良好願望,被台灣民進黨以及台灣一些別有用心者所利用,他們認為維持現狀就是海峽兩岸長期處於分治狀態。所謂維持現狀就是互不隸屬,就是事實上的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台灣民進黨在宣傳台灣獨立政治主張的時候,把台灣獨立與台灣意識捆綁在一起,認為台灣意識就是主導意識,就是台灣人民當家作主,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台灣都不會和大陸實現國家的統一。民進黨一些政治領袖更是火上澆油,從所謂國際條約出發,肆意歪曲台灣的國際法地位,認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台灣人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的道路,台灣和大陸的關係實際上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民進黨鼓吹台灣獨立的時候,中國國民黨執政當局並沒有力挽狂瀾,從台灣地區法律基礎出發,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而是在海峽兩岸不統一的客觀環境下,跟著感覺走。為了與民進黨爭奪選票,中國國民黨一些政治領袖甚至不惜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認為台灣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國民黨政治領袖的所作所為,不僅背叛了孫中山先生所宣導的價值理念,而且違背了台灣地區的“憲法”。中國國民黨政治領袖的政治投機主義和執政過程中的極端實用主義,使得中國國民黨很快在台灣島內失去選民的支持,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地區選舉中一敗塗地。反思中國國民黨的政治主張,一方面讓人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才能確保中國國民黨的價值觀念不會發生偏離,只有把中國國民黨變成一個價值共同體而不是一個利益共同體,才能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中站穩腳跟,並且不斷地取得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