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在即將離開白宮之際,奧巴馬再次行使了美國總統的特赦權:赦免64人、為209人減刑。這些獲得奧巴馬“恩賜”的人中包括曾將大量機密資料洩露給維基揭秘的原軍方情報分析員切爾西·曼寧。這一減刑引發爭議,共和黨方面尤其表示強烈不滿。
不過,另一個焦點人物斯諾登並不在特赦名單內。雖然很多民權人士為其請願,但分析認為,斯諾登獲得奧巴馬特赦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前軍方洩密者獲減刑
17日,奧巴馬在總統任期即將結束之際宣布對209人減刑並對64人實行赦免,前軍方洩密者切爾西·曼寧獲得減刑,其他人則多為非暴力、毒品犯罪服刑人員。
根據特赦令,曼寧將在今年5月17日獲釋。她此前被判入獄35年,刑期至2045年。切爾西·曼寧原名布萊德利·曼寧,曾是美國軍方情報分析員,2010年向“維基揭秘”洩露了大量軍方機密文件。2013年7月30日,美國一個軍事法庭認定曼寧間諜罪名成立。
在獲刑後,曼寧宣布將通過激素治療轉變為女性,並改名為切爾西·曼寧。雖然自我宣布變性,曼寧仍被關押在阿肯色州的一所男性軍事監獄。她去年曾兩次自殺未遂,奧巴馬政府受到要求釋放曼寧的壓力。曼寧還曾絕食抗議,最後在軍方答應為她提供性別煩躁治療後停止絕食。
對於奧巴馬的特赦令,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通常情況下,美國總統在即將離任時會赦免一批人,因為即將離任、政治影響不大。在即將離開白宮的情況下,奧巴馬做出這樣的決定很有意義且備受矚目。
CNN認為,曼寧能夠被減刑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她已經服刑了一段時間,而且考慮到她是變性者,卻被關在男性監獄,這讓她的獄中生活面臨很多不測。
不過,對於曼寧獲得減刑,共和黨方面表示強烈不滿。
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在推特上表示,曼寧將美國人生命置於險境,暴露了一些國家最敏感的機密。共和黨大佬、資深參議員麥凱恩則憤怒地表示,(奧巴馬)給一個危及美國軍人、外交官生命的洩密者減刑是重大錯誤。
斯諾登發推感謝奧巴馬
對奧巴馬給曼寧減刑,“維基揭秘”回應說“這是一項勝利”。“維基揭秘”本月12日曾在“推特”上表示,如果奧巴馬赦免曼寧,“維基揭秘”創辦人阿桑奇將向美國當局自首。
美國媒體援引阿桑奇的律師梅琳達·泰勒的話表示,阿桑奇不會食言,但“維基揭秘”還需要從美英當局獲知,美國政府是否已要求將阿桑奇引渡至美國。2012年8月向厄瓜多爾申請政治避難後,阿桑奇一直生活在厄瓜多爾駐英國大使館。
值得注意的是,在俄羅斯避難的愛德華·斯諾登也在“推特”上發文,稱“由衷地謝謝你,奧巴馬”。
斯諾登和曼寧都被稱作“洩密者”。2013年6月,時任美國中情局雇員的斯諾登將美國國安局的“棱鏡”監聽計劃洩露給英國《衛報》等媒體,引起軒然大波。在遭到美國的通緝後,斯諾登前往俄羅斯申請政治避難至今。
去年9月,好萊塢導演奧利弗·斯通的傳記電影《斯諾登》上映,民權組織借機發起宣傳活動,請求奧巴馬赦免斯諾登。如今這項請願收到超過100萬人的簽名。
雖同為“洩密者”,美國當局一直強調曼寧案與斯諾登案有很大不同。白宮方面表示,曼寧被軍事法庭判刑,法庭確認有罪,曼寧承認有罪也服了刑。但斯諾登卻投奔他國,而且他的洩密行為要嚴重和危險得多。
奧巴馬此前也已表示不會赦免斯諾登。他說,赦免斯諾登的前提是其必須先按照美國司法程序出庭受審,並接受公平的指控。
除司法原因之外,斯諾登不能被特赦還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刁大明認為,首先,在美俄關係如此微妙大背景下,斯諾登不太可能被特赦。其次,因為網絡安全議題很敏感,關係到美國國家安全和全球領導力,斯諾登讓美國名譽掃地,若特赦他,豈不是等於說美國政府認同他的觀點?這麼做不符合美國利益。
如果不能在奧巴馬離任前獲得特赦,特朗普上台後更不可能了。早在2014年,特朗普就在推特上稱斯諾登是“叛徒、懦夫”,應該回美國接受審判。
不過,據俄羅斯媒體18日報道,斯諾登原本在今年到期的在俄居留許可被延長至2020年。屆時,根據俄羅斯法律,在俄居留已超過5年的他將有資格申請俄羅斯國籍。
■ 背景
美國總統有何特赦權
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二款之規定,總統有權對於違反聯邦法律者頒賜緩刑和特赦,彈劾案除外。具體來說,總統的特赦權包括赦免、有條件赦免、減刑、有條件減刑、大赦、緩刑、免除罰金等項目。
一般來講,白宮和美國司法部人員會先對要求特赦的申請進行審議,然後向總統推薦哪些人應該得到特赦,但從法律層面上來說,總統有絕對的自由根據任何理由給予任何人特赦。此外,特赦由總統單方面作出,國會和法院都無權審查。
這種憲法賦予總統的絕對權力也引發不少爭議。最著名的案例是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後,副總統福特接任總統,他上台後立即赦免了尼克松。當時的輿論普遍認為,這個赦免是非正義的。
刁大明告訴記者,雖然特赦賦予總統“打抱不平”、糾正司法偏頗的權力,但有時會造成開方便之門的爭議。最重要的是總統特赦是否履行憲法精神,是否真正在平衡司法過激行為,或者是否明顯違背民意判決。此外,赦免還要考慮“第四權力”,即輿論監督的力量,離譜的赦免肯定會引發輿論的抵制。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