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塔寺 |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記者 黃博寧)位於阜成門的白塔寺,始建於元代,是尼泊爾匠師阿尼哥修建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也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喇嘛塔。
白塔寺的淵源始自遼代。元朝時忽必烈在遼塔遺址的基礎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由入仕元朝的尼泊爾匠師阿尼哥經過八年的設計和施工,在1279年建成,隨即迎請佛舍利入藏塔中。喇嘛塔的修建,是當時多文化、多民族統一國家的見證。
建成同年,忽必烈又下令以塔為中心興建一座“大聖壽萬安寺”,即今天的白塔寺。作為皇家寺院,這裡是百官習儀和譯印蒙文、維吾爾文佛經之處。
忽必烈去世後,白塔兩側曾建神禦殿以供祭拜。元成宗時,寺內香火極為旺盛,在元貞元年由皇帝親自主持的一場“國祭日”佛事活動中,參加者竟達七萬之衆,堪稱是白塔寺發展的最鼎盛時期。
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將法器、供器等席卷而去。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寺內喇嘛被遣散,大門和鐘鼓樓都被拆除改建為商場,寺內的其他地方也被機關單位占用,大量文物遺失或被損毀。直到1997年,北京市政府提出“打開山門,亮出白塔”的口號後,才拆除商場,重修了山門和寺內建築。1998年,妙應寺終於重新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