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其中,從業人員指數為49.2%,仍處於收縮區間,但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這表明製造業企業用工量有所減少,但降幅收窄。從業人員指數連續數月處於“榮枯線”以下,有業內人士表達對就業形勢的擔憂。對此,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國每年實現1000多萬新增城鎮就業崗位,雖然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但總體表現不錯,今年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沒有變。
過去成績穩重扎實
2016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54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69萬人。四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2%,低於4.5%的年度調控目標。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了以上數字。這意味著去年就業目標超額完成,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
在經濟下行、結構調整深入推進的雙重壓力下,就業工作逆勢突圍,與幾項重點工作關聯甚密:一是重點群體就業平穩推進。加強就業援助,實行勞務協作試點、技能脫貧、創建就業“扶貧車間”、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等。
二是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深入推進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積極開展“雙創活動周”、“中國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實施三年行動計劃,促進更多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
三是公共就業服務進一步加強。加快人力資源市場整合步伐,增強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大職業培訓工作力度等。
“過去幾年,中國每年都解決1000多萬新增城鎮就業崗位,總體表現不錯。特別是‘雙創活動’和小微企業的發展,接納了一批高素質人才的就業,是積極的就業新形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結構矛盾壓力不小
就業歷來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對於今年的就業形勢,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表示,今年總體穩定的基本面沒有變,但是穩中也有憂。
從總量上看,就業壓力依然比較大。2012年以來,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呈現總量持續下降的趨勢,但是由於受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勞動者進入勞動力市場存在滯後期。目前城鎮新增勞動力仍然處於高位,農業轉移勞動力仍然保持一定的規模。
從結構上看,就業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盧愛紅表示,這也是近年來就業形勢的明顯特點,主要體現在招工難和就業難的情況並存,同時區域、行業、企業就業情況的分化趨勢也在凸顯,結構性和摩擦性失業增多。
“一方面,高端製造業、高科技產業人才有很大空缺,技能型工人供給不足;另一方面,隨著部分加工貿易、低端製造業向外轉移,普通藍領工人一職難求。小微企業、自主創業和服務業是吸納就業人口潛力最大的領域,但實際上都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就業者在技術和服務質量上進一步提升。”徐洪才說。
盧愛紅強調,促進就業也有許多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經濟發展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就業政策措施日趨完善。這些都將為保持2017年就業局勢總體穩定奠定堅實的基礎。
千方百計抓重點群體
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中幾大重點群體需要引起注意。
化解過剩產能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而職工安置則是重中之重。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表示,在化解產能過剩的過程中,煤炭和鋼鐵行業約180萬工人將失業。其中,130萬來自煤炭行業,50萬來自鋼鐵行業。這兩年過剩產能加速出清,職工安置也將是就業工作的重點之一。
高校畢業生則是就業工作的另一大重點對象。據盧愛紅分析,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95萬人,占城鎮新成長勞動力的一半多。在這樣的形勢下,人社部門將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工作首位,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近日,《關於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出台,要求加快構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長效機制,鼓勵高校畢業生投身扶貧開發,到基層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微企業工作,到基層創新創業等。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表示,今年可能在高校畢業生創業、“三支一扶”計劃等方面進一步出台細化政策,加大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對接。未來,大學生的就業將進一步實現從數量向質量的轉變。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