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來台經商有成的許藏春台南故居9日舉行掛牌儀式,來自福建老家的親族多人也來參加並與親人相聚。(中評社 趙家麟攝) |
中評社台南2月9日電(記者 趙家麟)在清末兩岸商貿活動熱絡的台南北勢街,9日上演了海峽兩岸與旅菲親人團聚的溫韾畫面。為他們共同的祖先、清末來台經商的許藏春故居舉行掛牌儀式,讓兩岸三地的親人可以千里相聚。
台南市舊市區在清代的五條港經貿水路早已消失,但是,北勢街裡的二樓磚、木造的老街屋,依然保留昔日的店前營商、店後貨船搬運的歷史空間尺度。來自大陸福建石獅、台灣台南與菲律賓的家族數十人,9日聚集在北勢街的一棟老街屋,參加他們共同的祖先許藏春(1853-1919)故居的揭牌儀式。
許藏春又名許克秋,育有五子一女,19歲與長輩從福建晉江到台灣台南,就在北勢街上的景祥行從事雜役,並受東家器重,拉拔管理帳務;東家過世後,許藏春幫忙料理家務 、教育子女,擔任景祥行總經理30餘年,擁有“金永福號”、“金陞美號”、“協慶號”、“金永發號”四艘商船,從事砂糖、茶葉等雜貨買賣,在商船貿易界享有盛名。
許藏春後來成為台南府城三郊組合會(商業會)第二任組合長、保甲等職,是清末與日據時期台南重要的商界人士之一。許也熱衷地方公益,多次曾發起捐金遷建金華府、重建法華寺及水仙宮等,事蹟早已列於《台南市志》“人物志-貨殖列傳”,歷史地位受到肯定。
據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考究,許藏春在台開枝散葉,也有一部分到菲律賓發展,他本人攜部分家眷最後返回福建老家終老。近1個世紀以來,因為二次大戰、國共內戰等因素,兩岸三地親人分隔,但卻盡可能的保持連繫,直到9日,許藏春位於北勢街老厝列為台南市名人故居,9日舉行掛牌儀式前,一家人還不曾在台灣相聚。
福建石獅的後代親人,此次來了8人。他們說,許藏春有5個兄弟,許排行老二,跟著長輩到台灣,他們都是許藏春老石獅老家4個兄弟的後代,彼此都是堂兄弟,和台灣的家人都是很親的親人。
今日兩岸與菲律賓親人相聚,是許藏春家族的第三代至第六代,家族代表致詞時甚至感動得說不出話來。來自大陸的親族說,都是一家人,其中有些人雖是首次來台灣,卻感到家人的溫暖;台南老街有座金華府,石獅老家的村子裡也有一座金華府。
許藏香家族的大陸親友來台五天,送了一塊匾,對百年故居能保持完好,感到很欣慰,此行在台灣想要四處看看,行程就都全交給在台的兄弟姐妹安排了。
許藏春故居掛牌儀式,由台南市長賴清德主持,百年老厝目前借給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做為文史工作據點。掛牌儀式有兩岸三地的許家後代數十人參加。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將城市歷史名人分成藝文、學術教育、政治、醫療、經濟、宗教、技術等7大類,許藏春是第185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