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道,隨著在日外國人和赴日遊客增多,日本各地都迎來了服務外國人的高峰。而外國人在日本看病就醫時,往往會出現語言上的“壁壘”。
日本極力推進外國留學生、外國遊客進入日本的同時,出現“就醫難”狀況,主要是“軟件”沒跟上。以福岡縣為例,2015年度接收了外國人患者的醫院、診療所共為1563家。其中,55.5%的醫療機構都表示,在患者的對應過程當中,被語言不通的問題所困擾。
“霓虹醫療直通車”負責人楊珊珊告訴記者,他們收集的資料顯示,在各種外國語言的必要性中,有945所醫療機構認為引入中國語的醫療翻譯最為必要;其次是英語,843個機構表示有必要;排名第三的是韓語,684家醫療機構認為有必要。沒有配備醫療翻譯的醫療機構反映,如果外國人患者不懂日語,10分鐘可以完成的診療通常要花費1個小時;有的患者看病時依靠翻譯軟件傳達症狀,醫生在診斷和開藥的時候,都十分擔心他們有沒有真正理解意思。
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推動“觀光立國”、30萬留學生、東京奧運會4000萬遊客、醫療立國等政策,為此必須在“軟件”方面下功夫。尤其是醫療等專業性強、人才稀缺的領域。中國留學生陳葉表示,自己也有看病就醫方面的困擾:現在的日語水平雖然在生活上完全沒問題,但是看病時還是表達不清楚,也不太能聽懂醫生的話。如果日本醫療機構能多配備醫療翻譯,那麼就能大大緩解在日中國人“看病難”的問題了。
(來源:中國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