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科院:機動車尾氣成霾影響被低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2 11:35:13


 
  研究顯示,污染排放是灰霾形成的內因,出現以低風速和逆溫為特征的不利氣象條件則是霧霾形成的外因。

  氣象資料統計表明,近40年來京津冀年平均風速逐年減小,減小幅度達37%,尤其對京津冀污染物擴散有利的北風頻次和風速都顯著下降。賀泓表示,排放到大氣中的PM2.5一定程度上會削弱到達地表的太陽光強度,導致地表溫度下降,而上層顆粒物中的吸光性物質會提高該層大氣的溫度,從而形成下冷上熱的穩定大氣結構,空氣對流減弱,邊界層高度下降,進一步加劇污染形成。正是這種內外因交織、特別是二次顆粒物生成的機制不明大大增加了灰霾問題的複雜性和治理的艱巨性。

  供暖季PM2.5濃度上升

  2013年以來,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向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占比逐步降低,優良天數比例明顯上升,但公眾並沒有明顯感受到大氣質量的改善。

  賀泓解釋,在某些大氣污染事件中,顆粒物濃度下降還沒有達到公眾能感受到的拐點。公眾能夠直觀感受到的能見度這一指標,除了跟PM2.5濃度相關外,還跟風速、濕度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PM2.5濃度降低至每立方米100微克以下,人們才能觀察到能見度的改善。

  賀泓表示,儘管2016年與2013年相比,京津冀PM2.5濃度年平均值下降幅度為29.7%,但在2014年至2016年間,受氣候條件、供暖保障以及周邊省市影響,北京市冬季供暖季的PM2.5濃度呈現上升趨勢,2016年冬季PM2.5濃度高於前兩年,PM2.5月平均低值出現在4月至9月,而高值出現在11月至3月。

  (來源:北京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