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開幕,軍費開支增幅再度引起國際關注。由於中國這方面的計算透明度低,難以判斷計及隱性開支的實際軍事數目,帳面上開支增長的快慢,主要是傳達一個針對當下國防外交形勢的政治表態,就是縱使美國總統特朗普要增加軍費一成,中國軍費開支增幅卻比去年還要小,難以激化亞太區軍備競賽。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說,中國軍費歷來粗略分為裝備、訓練和工資三大部分,不過,很多軍事和民用之間的分野並不清晰,例如一些研究經費,有很多灰色地帶,又如航天事業,三大火箭發射基地中,甘肅酒泉明顯由軍方管理,西昌和海南則推行非軍事化管理,但是編制仍脫離不了軍事化,究竟開支怎樣計算,外間難以搞得清楚。
現時眾所公認美國軍事開支遙遙領先世界各國,基於中國的實際軍費開支可能多於公布的數字,一些分析視中國在這方面的開支僅次於美國,超越其他國家。二十年來,中國軍費幾乎每年都有雙位數字的增長,不過,去年軍費增幅則大為收窄至只得百分之七點六,今年進一步縮窄至百分之七。
華軍費增加壓力本已大
去年軍費大削增幅,是配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二○一五年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閱兵典禮上公布的裁軍三十萬,令工資方面的開支得以壓縮。
除了配合現代化精兵制的軍事轉型需求,裁軍三十萬還向外界傳達重要政治訊息,就是中國絕不窮兵黷武,經過二戰的苦難,勢要走和平發展之路。雖然美國“重返亞洲”導致地區勢力再平衡和南海多變,但是總體來看,局勢仍然可控。不過,這種氣氛卻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上場而添加了不明朗因素。
中國軍事現代化在裝備和訓練中投放的開支壓力已愈來愈重。海上方面,單是航空母艦,繼從烏克蘭引入改裝的遼寧號後,在遼寧號基礎上改革提升戰鬥力、完全國產的航母預計在今年上半年下水,而自己研製的第三艘航母則在上海開工;空軍方面,提升轟炸機、運輸機功能,研製無人戰機和隱形戰機;還有導彈和航天研發;這一切都要龐大開支。而軍隊的訓練,亦遠比以前頻密、覆蓋範圍更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