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敦煌莫高窟總是和一幅照片聯繫在一起,在這幅莫高窟158窟釋迦牟尼涅槃像的照片上,釋迦牟尼佛臉上的表情就像安然入睡,一束柔和的陽光溫柔地灑在佛像的頭部,這幅照片的作者就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吳健。昨日,在“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上,吳健研究員帶來講座《敦煌石窟文物數字化保護與應用》。
“數字化的重要意義是什麼?通過高科技手段,圖象采集,把文物現在的信息永遠保存下來,可以永久利用它。” 吳健說,敦煌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用傳統的照相方法來記錄石窟,以前用的是黑白照片,膠卷衝出來以後,上面全是白顔色的斑點,是因為當地的水碱性很大,所以保護者們就不得不從城裡弄蒸餾水來衝洗照片。“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有彩色膠片,但照片要褪色。1998年我們跟美國西北大學合作,架設軌道拍攝洞窟,那時候的軌道非常昂貴,還是從好萊塢購買的拍電影的軌道。”
隨著數字技術的突飛猛進,從2006年開始,敦煌的數字化保護技術得到了飛躍性地發展。“現在,我們選擇用攝影的方法記錄洞窟,不是簡單地拿照片堆積,我們拍攝的壁畫圖片,只選取中間部分,照片拼合的時候,30%要重合。一鋪壁畫,我們要用上千幅照片去拼接,它是十幾個G的文件。”吳健說,“我們做數字化采集過程中,就要考慮到今後的需求。”
吳健表示,敦煌數字化成果首先用於保護維修石窟,“壁畫或者雕塑風化,就可以用數據去修復它。”數據還可以用於雕塑的複制再造,吳健展示了敦煌研究院3D打印的三尊佛像照片,連佛像頭頂肉結上的塵土都依稀可見。這是用石膏材料加上固化材料打印的。“這三尊雕塑高4米多,我們要拍攝800多個角度,最後進行了合成處理。”
敦煌數字化成果還可用於考古工作、壁畫臨摹,“過去一個洞窟,一位老先生需要臨摹五年之久,現在在數據打印的基礎上起稿,半年就可以臨摹完。”吳健還表示,此次在成都展出的莫高窟285窟、320窟、3窟都是用數據來搭建的洞窟,比起傳統的手工測量,用三維複原技術得到的數據更精確。“現在各個文物單位都做數字化,那麼什麼是一個標準?我們接下來要做一個課題,這是國家科技部的計劃,我們牽頭做不可移動文物方面。”
(來源:成都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