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來自成都市民的一項集體即時觀察統計結果顯示,大熊貓在成都並不孤獨,它的野生鳥類夥伴明顯在增多。數千人在同一時間內集體觀察到的鳥兒種類十年內增加一倍以上,意味著經濟高速發展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可以良性並存。
新華社報道,3月12日,一位名為“風”的少年網友在成都大熊貓基地記錄下自己親眼看到的鳥兒:“綠頭鴨,骨頂雞,黑水雞都悠閒地在水面上游著呢!一對領雀嘴鵯在離人挺近的灌木叢飛來飛去,似乎不太怕人。黑水雞全身黑黑,喙是紅色,而喙尖黃色,很是特別,讓人過目不忘……”
同一時間,成都師範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嚴國昊老師帶著8名學生,在成都浣花溪公園進行觀察記錄。這份表一共記下了17種鳥類:“14只紅嘴相思鳥,4只白頭鴨,上百隻白鷺、蒼鷺……”這樣的調查表在成都大熊貓基地、白鷺灣溼地等9個主要觀鳥區域一共發放了2千多份,還可以線上提交。
這次數鳥活動吸引了數千名成都市民參加。主辦方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介紹說,較常見的鳥類如果多人均有記錄就可視為真,如果是珍稀罕見的鳥則需要諸如拍照取證或專業人士現場確認,以此來確保觀察統計的真實性。活動由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與成都觀鳥會共同主辦,每5年一屆,至今已舉辦3屆。
經仔細核查,本次市民數鳥活動共記錄鳥類69種,9728隻。受降雨影響,鳥兒總只數比前兩屆記錄有所下降,但種類卻大幅上升。比2007年記錄的31種增加一倍以上,比2012年記錄的41種也有明顯增加。
觀察中國西部鳥類超過14年的沈尤認為,群體即時觀察具有統計學上的重要意義:鳥類觀察有一定偶發性,但較大範圍的同步觀察會形成一個時間段的抽樣數據,對掌握固定區域的鳥類狀況具有積極的科學意義。例如本次集體觀察,既有北郊的成都大熊貓基地,又有市區的觀察點,對城市生態具有綜合衡定色彩。被數千人同時觀察到,證明此物種在生物多樣性中已展示出強大的活力。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中,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等內涵互相影響,物種消失會通過生物鏈引起連鎖反應。保護野生動物夥伴,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身。
成都是中國發展最迅速的大城市之一,它也是大熊貓的故鄉,大熊貓這一古生物今天仍幸福地生活在它的家園。為此中國政府付出了極大努力,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作為經濟建設的基礎,不斷在現代化建設中為野生動物提供生存保護,建設生態文明。大熊貓並不孤獨,其野生鳥類夥伴數量的增加,意味著經濟高速發展和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可以良性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