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當今書法藝術評價標準在哪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6 18:09:40


 
  書法標準在“人人心中”

  面對紛繁複雜的書法面貌,普通書法愛好者經常會生出這樣的困惑:書法為什麼越來越看不懂了?對此,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主任鄧寶劍教授說:“看不懂,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多看多練,而不是指望別人告訴你怎麼看。”

  書法的藝術性,最初在法度。法度是書法藝術的第一道門檻。學書首先是學習筆法、墨法、字法,其次在於章法、格調、神采。蘇軾在《論書》中認為:“書必有神、氣、骨、血、肉,五者闕一,不成為書也。”更重要的,書法還與人品、精神相聯繫。宋朝書法家特別敬佩顔真卿,歐陽修說:“顔公忠義之節皎如日月,其為人尊嚴剛勁象其筆畫。”而創造了“趙體”、與“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的趙孟頫,則因身為宋朝宗室卻從官元朝的“失節”,書法長期被譏為“媚而無骨”。

  書法的審美觀念,時代有別、各家各派有別,在當代更面臨劃分邊界、時代開拓等諸多考驗,但其根本標準是不變的。唐代孫過庭《書譜》中說:“夫心之所達,不易盡於名言;言之所通,尚難形於紙墨。”“況書之為妙,近取諸身。假令運用未周,尚虧工於秘奧;而波瀾之際,已浚發於靈台。”書法的標準在於體悟,而體悟需要門檻,需要藝術和人文修養的加強。

  “包括書法在內的藝術標準往往是說不出來的,人人心中都有標準,重要的是發自內心地熱愛這門藝術,在多讀帖多臨池中提高自身的書法審美水平。藝術的創新更不是靠提倡就能做到的,有時還適得其反。‘不創新時自創新’,創新是努力繼承傳統書法藝術基礎上瓜熟蒂落的事。”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劉石說。

  ■延伸閱讀

  王世襄的自撰聯

  這幅字是王世襄贈予友人伍嘉恩的。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號暢安,北京人,祖籍福建福州。王世襄學識淵博,研究範圍很廣,涉及書畫、雕塑、烹飪、建築等。

當今書法藝術評價標準在哪兒

資料圖片

  1990年秋,伍嘉恩在香港有一個專門陳列明式家具的空間,還只有英文名字,王世襄為她題贈了中文名“嘉木堂”。第二年春節,王世襄又特別為伍嘉恩寄去一副親筆書寫的楹聯:“嘉木陳堂宇,恩波護島城。”既嵌入她和店鋪之名,也有慰勉和祝福的意思。他知伍嘉恩中文不好,寫了一封英文信附在後面,為她仔細講解了楹聯的意思。

  (來源:光明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