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時,國民黨、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發起抵制軍購行動,“凍結”了軍方向美國的軍購預算。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二零零一年“國防部”與美國合商,決定改為由美國提供圖紙及關鍵技術,由台灣的“中船”(後改名為“台船”)自製。“國防部”這一軍購策略改變的動機,除了是希望能儘快把潛艇拿到手之外,還出於以下的幾個考慮:一、將建造技術也拿到手,以後就不用再看美國臉色了;二、讓已經虧損嚴重的“中船”有工開,並緩解失業“中船”工人對台當局的不滿情緒;三、拿到了製造潛艇的技術後,將來可向其他國家出售潛艇,發軍火財。然而,陳水扁在其任內,雖然一直將“潛艇國造”炒得熱火朝天,但卻一直沒有得到落實,甚至連“影”都沒有,因而實質上是放棄擱置了。
當然,陳水扁最終擱置“潛艇國造”計劃,可能也存在著著一些實質性的技術問題,而不得不考慮。那就是台灣海峽迴旋空間狹窄,深度不足,柴電潛艇發出的噪音較大,容易被偵查發現。而且,當時美國也遇到幾個政治問題而不得不慎重考慮。一是陳水扁的政治態度。由於陳水扁後來公然叫囂“一邊一國”,並要廢除“國統會”和《國統綱領》,還要推動“入聯公投”,撕毀向美國人作出承諾的“四不一沒有”,從而使原來用意是防衛台灣的潛艇,極有可能會變成陳水扁搞“台灣獨立建國”的進攻性武器,因而心存疑慮。二是擔心先進軍事裝備技術洩漏給中國大陸。在民進黨執政後,曾長期接受“反共反獨”教育的台灣軍工部門,屢有揭發有人將軍工秘密提交給對岸的情事,美國擔心其先進的潛艇技術,尤其是大陸方面仍未能完全解決的“噪音”問題,將會流失到大陸手中。而在後來馬英九實現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更是擔心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國民黨政權,會追求兩岸統一。倘此,這些先進軍事裝備技術就等於是間接落入了中共的手中。實際上,一九七五年北越攻佔南越,美國軍事人員倉皇撤出,但來不及帶走先進武器,全部落入北越手中,使得北越公然聲稱越南軍隊是“全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就是一個教訓。三是美國仍受制於中美《八‧一七公報》的規定,不能向台灣出售超越《八‧一七公報》簽署時的技術水準的武器,包括軍備技術。
馬英九上台後,對軍購的態度並不積極。一方面,台灣地區當時的財政實力和外匯儲備,都不如牛氣沖天的蔣經國、李登輝時代,對外軍購實在是有心無力。另一方面,馬英九擔心對外軍購將會進一步拖垮台灣經濟及財政,令其已經十分低迷的政績更是難以振興。儘管他的本意是不願與大陸洽簽結束軍事敵對狀態協議,但卻又不願在軍事上與大陸對抗,並認為只要他按照目前的“不統不獨不武”及“外交休兵”政策走下去,大陸也不會對台動武,尤其是大陸目前面臨的外部軍事威脅,從美國、日本、朝鮮半島,到越南、菲律賓、印度,均遠大於台灣,解放軍不能因小失大,因而台灣倒是樂得個偷安於一隅。
現在,蔡英文又再拾起陳水扁的唾沫,但是否會像簽署儀式當日,那份“備忘錄”被怪風吹走那樣,也將是被吹得無影無蹤?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