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4月15日在朝鮮紀念“太陽節”的盛大閱兵式上,在規模龐大的武器裝備方隊最後,有兩款看上去像是洲際導彈的武器引起人們關注。而最近幾年來,朝鮮在幾次閱兵中都會有新型遠程導彈“露臉”,朝鮮的導彈能力究竟已經達到何種水平?
《環球時報》發表文章稱,這次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兩款導彈,一種外形類似俄羅斯“白楊—M”導彈,一種近似於中國的東-31A型的彈道式導彈。這兩款導彈看起來比前幾次朝鮮閱兵展示的KN—08和KN—14型號戰略導彈更長,由8軸16輪多功能大型車(集運輸、測試、起竪和發射功能於一體)承載。
筆者認為,這兩款之前從未亮相過的戰略導彈應是模型或樣彈,因為根據目前朝鮮已經掌握的導彈研發技術和製造能力,研製出這種洲際彈道導彈的可能性不大。
當前國際上有能力研發和生產遠程、洲際彈道導彈的所有國家,基本在研發每一種新型號戰略導彈時,通常會先製造出模型和樣彈,用於同步研發與之配套的地面設備和車輛、設計相關地面或地下洞庫、為部隊訓練提供器材,以便在列裝後能夠很快形成作戰能力等。在朝鮮導彈武器的發展歷史上,以往也曾經多次製造和展示導彈模型和樣彈的做法。
朝鮮的彈道式導彈是從上個世紀60年代初開始研發起步的。1962年朝鮮接收蘇制“薩姆-2”地空導彈開始接觸液體導彈技術,從此開始了解彈道導彈設計、液體火箭發動機、液體推進劑等技術。
在其多年來的“先軍政治”路線指導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和數十次發射試驗,朝鮮導彈在射程、精度、種類、威力等方面都有著一定進展。但由於受到綜合國力和整體科學技術水平的制約,在發射成功概率上仍然沒有超過50%;在導彈飛行距離上仍然沒有達到遠程和洲際射程(按照國際劃分標準:射程在5000-8000公里為遠程,8000公里以上為洲際);在命中精度問題上,仍然只能打擊面目標,而並不具備打擊點狀目標的能力;在核裝置的武器化上仍然沒有解決運載工具的連接及可靠分離等技術難題,包括使用飛機投擲和火箭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