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他們建房子好像在‘搭積木’。”走進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金柯橋大道南側的中紡中央商務區項目建設工地,記者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據了解,通過設計的標準化和管理的信息化,這種裝配式建築比傳統建築在節能、節水、節地幅度上分別達到65%、60%、20%,建設成本則與傳統建築方式持平。“這是建築業實行產業升級的一個方向。”裝配式建築創新企業寶業集團董事長龐寶根說。建築、輕紡、印染等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先進裝備製造業的興起,使柯橋區脫下了落後過剩產能的“濕棉襖”,換上輕便的“衝鋒衣”,發展更換新動能,實體經濟加速築底向好。
“曾經,受宏觀經濟寒潮的影響,加之產業結構先天不足,柯橋不少企業淪為了僵屍企業。全區陷入危機的企業最多時有77家,涉及債務超過200億元。”紹興市副市長、柯橋區區委書記徐國龍說:“這些‘活不好’又‘死不了’的僵屍企業,就像一件件‘濕棉襖’穿在柯橋的身上。看著厚實,其實又冷又重,還擠占了許多資源。”
2013年,柯橋區專門成立解困辦,專項解決“濕棉襖”問題。2014年到2016年,柯橋成功處置僵屍企業187家,核銷不良貸款276億元。與此同時,對於一些半停產的、可以挽救的企業,柯橋施行了“破立並舉”的方法:破產不停產,找有實力的同行來托管,用“抵押+出質”的方法為企業融資上百億元,使得一大批企業起死回生,去年又為企業減稅降費87.81億元。
在堅決清理僵屍企業的同時,柯橋對傳統印染產業的落後產能也“下了狠手”:一舉關停69家“低小散”的印染企業。同時,投入36.5億元用於環保、設備更新等方面的技改。此後,一批印染類高科技園區、特色小鎮、印染創意類企業紛紛在柯橋大地上冒了出來。
“我們在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積極實施‘服務業興區’和‘工業強區’兩大戰略,重點培育了高端紡織、時尚創意、先進裝備製造、建築產業現代化、文化旅遊等五大千億級產業,著力發展新動能。”柯橋區區長沈志江說。
3月7日,總投資達526.9億元的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柯橋區舉行。梳理項目可發現:這裡不僅有高端裝備製造、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大數據應用等產業提升項目,還包含商貿、旅遊等服務業項目。
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兩個科技人才基金;落實重點人才項目推進機制和“店小二”服務機制;推出“重投入、重創新、重信用,愛實業、愛環境、愛家鄉”的“三重三愛”活動;推進“最多跑一次”等制度改革,提高行政審批效能……一項項政策、舉措,切實為柯橋新動能培育、新產業發展營造出良好的環境。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