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人們為什麼會批評寫實作品中的“雷人”形象和“雷人”情節?這是因為“雷人”形象和“雷人”情節完全超出了現實,是所有情境中所有人都做不到的,比如手撕鬼子,你找個人來撕撕看?
而李達康的所作所為,并非所有情境中所有人都做不到的。假如有良好的機制———權力得到嚴密的監督,用人遵循嚴格的規則,行政公開,決策透明……也就是說,當那些官僚、懶政、腐敗的土壤被移除之後,“李達康”們的出現率和存活率就會大為提升。
良好的機制,能讓想貪的不敢貪、不能貪;不良的機制,會讓原本不敢貪的人也經不住各種誘惑,最後加入貪腐的行列。比如高育良,這個原漢東大學的知名法學教授,就是倒在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誘惑之下。
如果不從機制上遏制這種風氣,那麼連李達康這樣的清官,也難免晚節不保或者官位不保。
李達康走紅,反映了人們追尋清官的意識。但這種意識假如不升華到追求并建立良好機制上,人們的心理追求就很難變成長久的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