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汪爺爺講故事之三十七講:清代台灣的制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2 00:24:48


圖一
 中評社北京5月2日電(作者 汪毅夫)制藝又稱制義、時文、四書文、八比文等。制藝寫作是清代科舉制度規定的考試項目。

  “士既無不出身於科舉,既無不能為制藝”。清代“出身於科舉”的台灣文人留存的制藝作品相當多,並有制藝作家和制藝作品達到全國一流的水平。

  盧前(冀野)《八股文小史》(商務印書館1937年5月版)據清人梁章钜《制藝叢話題名》舉台灣教諭鄭兼才為清代嘉慶朝之“制藝巨手”。

  又,洪棄生《寄鶴齋詩話》謂:“同邑有張汝南,名光岳,號璞齋,制藝巨手,衡文者至以方百川為比”。張光岳(1859—1892)是台灣彰化人。方百川即方舟,安徽桐城人,方舟出於制藝大家韓慕廬門,“為一代之巨手”。

  張光岳的作品堪“以方百川為比”,自有很高水準。

  洪棄生本人也擅長於制藝的寫作。

  清代台灣的制藝寫作水平,從各書院的“生員課藝”即制藝習作,也可窺見。

  《海東書院課藝》(圖一)收有台灣海東書院生員林際春、謝鵬翀、汪春源、葉鄭蘭、石壽琪等人的制藝習作,皆一時之選。

  蒙台灣學界友人協助,茲從《海東書院課藝》抄錄、整理汪春源的《子曰射不主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