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日電/2007年,當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和東亞銀行計劃讓它們在中國內地開設的分行在同一天營業時,它們的目的極其一致并且極其明顯。這四家銀行爭相成為“最早”在內地開設分行的外資銀行,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個人和零售銀行業務市場之一。此外,中國人越來越富裕,開設分行就意味著一只腳已經邁進了中國市場的大門。但十年後,對於這四家銀行以及其他外資銀行而言,中國的零售銀行業務收益依然難以捉摸。
據香港《南華早報》4月29日報道,由於中國本土競爭對手已經對業務進行了優化,并且技術因素一直在不斷改變消費模式,想要爭取到替中國高淨值客戶和中等富裕客戶管理資產和境內財富的業務一點都不比十年前容易。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張春說:“外資銀行最初憑借對國內銀行的投資以及自身開展的業務打入國內市場時,它們帶來了資本、企業管理和風險控制方面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為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外資銀行對國內銀行的投資帶來了豐厚利潤,相比之下它們自己在中國開展的業務卻沒有那麼成功,表現似乎沒有達到預期。”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外資銀行也沒能像它們自己所期望的那樣迫使本土銀行提高業務水平。
在包括星展銀行和匯豐銀行在內的四家外資銀行辦理過業務的營銷專業人士埃達•徐(音)說:“外資銀行的業務水平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好。有時候我還感覺到,和互聯網公司提供的簡單、靈活、便利的金融服務相比,它們太過死板。” |